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一字不苟

一字不苟

指在诗文中即使一字不妥,也不轻易放过。清代褚人获《坚瓠七集》卷四:“高达夫适官两浙观察使,过杭之清风岭,即谢家东山景也。题诗云:‘绝岭秋风已自凉,鹤翻松露湿衣裳。前村月落一江水,僧在翠微开竹房。’厥后达夫阅稿,以月落时江水随潮退,止半江矣,思改一字为半字。巡至台州事竣,复登僧舍,索笔改前诗。僧云:‘前月有一官过,称此诗极佳,但一字不如半字,改易而去。’达夫惊问何人。僧曰:‘义乌骆宾王也。’古人一字斟酌不苟,但识见有迟速耳。”高达夫:高适,字达夫。苟:草率、马虎。


主谓 下笔字斟句酌,一个字也不随便。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16:“李太白一斗百篇,援笔立成;杜子美改罢长吟,~。”△褒义。多用于形容写作认真。


【词语一字不苟】  成语:一字不苟汉语词典:一字不苟

猜你喜欢

  • 嬉戏冠沐猴

    《汉书.盖宽饶传》:“酒酣乐作,长信少府檀长卿起舞,为沐猴与狗斗,坐皆大笑。宽饶不悦,卬视屋而叹曰:‘美哉!然富贵无常,忽则易人,此如传舍,所阅多矣。唯谨慎为得久,君侯可不戒哉!’因起趋出,劾奏长信少

  • 黔娄贫

    源见“黔娄被”。称颂高洁之士安贫自守。唐王维《过沈居士山居哭之》诗:“善卷明时隐,黔娄在日贫。”

  • 河汉鹊桥

    源见“乌鹊填桥”。借指男女喜结良缘。宋张元幹《水调歌头.过后柳故居》词:“恍重来,思往事……云雨阳台梦,河汉鹊桥秋。”

  • 文似相如

    西汉文学家扬雄从小勤奋好学,在读书时不仅仅是读懂文句、弄懂词义就算了,而是深究文章内在的思想内容。他博览群书,有远大的器量和胸襟,如果不是古代圣哲贤人的书,他就不喜欢读;如果和自己的志向违背,即使是可

  • 荐藻

    《左传.隐公三年》:“苟有明信,涧溪沼沚之毛,苹蘩蕰藻之菜,筐筥锜釜之器,潢污行潦之水,可荐于鬼神,可羞于王公。”古人重心“诚”,《左传》中说:人有诚心,虽涧溪中之藻类,亦可荐于鬼神。后遂用为咏心诚敬

  • 萱花椿树

    源见“萱草忘忧”。又《庄子.逍遥游》:“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椿长寿,因以指代父亲。“萱花椿树”则喻指父母。明汤显祖《牡丹亭.训女》:“祝萱花椿树,虽则是子生迟暮,守得见这蟠桃熟。

  • 范蠡浮家

    同“范蠡扁舟”。清张裕钊《咏史》:“范蠡浮家子胥死,可怜吴越两鸱夷。”

  • 方兄

    《汉书.食货志下》“钱圆函方”注引孟康语:“外圆而内方也。”《晋书.鲁褒传.钱神论》:“亲之如兄,字曰‘孔方’。”我国古代有各式各样的钱币,战国晚期才出现了以金属铸造的“外圆而内方”的钱币。南北朝时,

  • 击金

    《吕氏春秋》卷十七《慎势》:“有金鼓所以一耳。”高诱注:“金,钟也;击金则退,击鼓则进。”据《吕氏春秋》载;古时作战,以鼓、金乐器的声为号令。击鼓进,击金退。是兵家指挥战斗进退之声,后因以用为进退、胜

  • 投刃皆虚

    源见“庖丁解牛”。比喻处理事务得心应手。晋孙绰《天台山赋》:“游览既周,体静心闲。害马已去,世事都捐。投刃皆虚,目牛无全。”唐李白《武昌宰韩君去思颂碑》:“所谓投刃而皆虚,为其政而则理成,去若始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