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不以一眚掩大德

不以一眚掩大德

【出典】: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曰:‘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过也。不替孟明,孤之过也,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例句】:

唐·房玄龄《晋书·后妃上》:“贾公屡有勋社稷。犹当数世宥之。贾妃是其亲女,正复妒忌之间,不足以一眚掩大德。” 《晋书·石苞传》:“昔邓禹挠于关中而终辅汉室,岂以一眚而掩大德哉!”


偏正 眚,本义是目疾,指过失、过错。不能由于一次小过失就掩盖了大功德。《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孤之过也,大夫何罪? 且吾~。”△用于说明要全面正确地评价一个人。→不以一眚掩大醇


【词语不以一眚掩大德】  成语:不以一眚掩大德汉语词典:不以一眚掩大德

猜你喜欢

  • 凿井得铜奴得翁

    《太平御览》卷四七二引汉应劭《风俗通》载:河南 平阴庞俭,三岁遭世乱失其父。长大后客居中凿井,得钱千余万,家道遂殷富。时作府吏,雇一老奴操持家务。在一次宴宾会上,母登堂,老奴遇见,谓厨下婢曰:“堂上母

  • 刘安鸡犬

    源见“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形容得道升仙。宋方岳《风流子.和楚客维扬灯夕》词:“香尘路,云松鸾髻鬌,月衬马蹄骄。仿佛神仙,刘安鸡犬;分明富贵,子晋笙箫。”

  • 文举识

    源见“荐鹗”。孔融字文举。喻指受到识才者知遇。唐李端《酬晋侍御见寄》诗:“本求文举识,不在子真官。”

  • 眼中刺

    同“眼中钉”。唐白居易《母别子》诗:“新人迎来旧人弃,掌上莲花眼中刺。”【词语眼中刺】  成语:眼中刺汉语大词典:眼中刺

  • 激水听锻

    源见“嵇康锻”。指三国 魏嵇康在其山阳住宅,激水圜柳,在树下锻铁。表现高士的孤傲奇特。明王思任《〈雪香庵诗集〉序》:“彭泽署衔,激水听锻,不足以肖其孤上。”

  • 旦旦信誓

    参见:信誓旦旦见“信誓旦旦”。【词语旦旦信誓】  成语:旦旦信誓汉语大词典:旦旦信誓

  • 节足

    《宋书.符瑞志中》:“凤凰者,仁鸟也……其鸣,雄曰‘节节’,雌曰‘足足’。”后因以“节足”称凤凰鸣叫。亦借指凤凰。清魏源《杂诗》之六:“何如丹山凤,悦音天下平。伶伦去嶰谷,谁师节足鸣?”【词语节足】 

  • 长沮桀溺

    长沮(jù句)、桀溺:春秋时,楚国叶(今河南叶县)地两名避世隐者。 此典指长沮、桀溺两位隐士讽刺孔子挽救西周制度所作努力。后以此典比喻避世隐居的高士,或逃避世事之人。 当时,孔子离开楚国叶地,返回蔡国

  • 倚柱惊雷

    源见“未惊雷破柱”。谓雷声轰鸣,使人震惊。北周庾信《奉和赵王喜雨》:“投壶欲起电,倚柱稍惊雷。”

  • 送宫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适周问礼,辞去,而老子送之曰:‘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汉.刘向《说苑.政理》:“宓子贱为单父宰,过于阳昼,曰:‘子亦有以送仆乎?’阳昼曰:‘吾少也贱,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