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不谋而同

不谋而同

亦作“不谋而合”。谋:商议。事前没有商量,而意见或行动却相同。汉献帝建安中,阎行奉韩约之命出使曹操,甚得厚遇,被曹操推举为犍为太守,并让他劝说韩约归降。阎行为表示忠心,把父亲送入京都充宿卫,并游说韩约也送子入京。后马超起兵反曹,推举韩约为都督。阎行劝谏韩约不要和马超联合。韩约不听,并对他说:“如今诸将不经商量便众口一辞,都说要攻打曹操,这好象是上天注定的。”于是与马超合兵东向攻曹,被曹操打败,在京城为质的子孙也被杀。

【出典】:

三国志·魏书》《张既传》裴松之注引《魏略》卷15第476页:“马超等结反谋,举约为都督。……行谏约,不欲令与超合。约谓行曰:‘今诸将不谋而同,似有天数。’乃东诣华阴。”

【例句】:

唐·韩愈《请上尊号表》:“考其所陈,中于义理,天人合愿,不谋而同,非臣之愚所敢隐蔽,辄冒死以闻,伏乞天恩。” 清·黄宗羲《先师蕺山先生文集序》:“师未尝见泰州之书,至理所在,不谋而合也。” 陈天华《绝命书》:“幸而各校同心,八千余人不谋而合,此诚出于鄙人预料之外,且惊且惧。”


见“不谋而合”。《三国志·魏书·张既传》南朝宋·裴松之注引《魏略》:“今诸将~,似有天数。”


【词语不谋而同】  成语:不谋而同汉语词典:不谋而同

猜你喜欢

  • 齐楚浙党

    明末官僚机构中因地缘关系结成的政治派系,齐党、楚党、浙党的合称。是东林党的反对派。明中叶以后,严重的政治危机和财政危机,加深了社会矛盾,同时也使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日趋激烈。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浙

  •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

    危:危险。道:指自然之道。微:精妙。 意谓人为物欲所蔽,其心危而不安;而大自然的道理又精微,令人难以捉摸。语出《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孔安国传:“危则难安,微则难

  • 桃人

    亦名桃梗。桃木刻成的木偶。古代风俗,除夕挂桃人于门以驱邪。汉代应劭《风俗通》卷八:“谨按黄帝书,上古之时,有神荼、郁垒昆弟二人,性能执鬼,度朔山上章桃树下,简阅百鬼。无道理,妄为人祸害,荼与郁垒缚以苇

  • 粥饭僧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一:“邓州香严智闲禅师曰:‘……此生不学佛法也,且作个长行粥饭僧……’”《新五代史.李愚传》:“废帝亦谓愚等无所事,常目宰相曰:‘此粥饭僧尔!’以谓饱食终日,而无所用心也。”

  • 息壤在彼

    《战国策.秦策二》(卷四):“武王曰:‘请与子(指甘茂)盟。’于是与之盟于息壤,果攻宜阳。五月而不能拔也。樗(chū)里疾、公孙衍二人谗争之王,王将听之,召甘茂而告之。甘茂对曰:‘息壤在彼!’王曰:‘

  • 倒绷孩儿

    宋.魏泰《东轩笔录》卷七:“苗振以第四人及第,既而召试馆职。一日,谒晏丞相(晏殊),晏语之曰:‘君久从吏事,必疏笔砚,今将就试,宜稍温习也。’振卒然对曰;‘岂有三十年为老娘而倒绷(捆紧)孩儿者乎?’晏

  • 冤狱为虫

    源见“秦狱气”。形容冤愤郁结难消。唐骆宾王《萤火赋》:“知战场之有磷,悟冤狱之为虫。”

  • 陶安公

    旧题汉.刘向《列仙传》卷下《陶安公》:“陶安公者,六安铸冶师也。数行火。火一旦散上行,紫色冲天,公伏冶下求哀。须臾,赤雀止冶上,曰:‘安公安公,冶与天通。七月七日,迎汝以赤龙。’期时赤龙到,大雨,而安

  • 东陵

    《庄子.骈拇》:“伯夷死名于首阳之下,盗跖死利于东陵之上。二人者,所死不同,其于残生伤性,均也,奚必伯夷之是而盗跖之非乎!”后因以“东陵”代称跖。南朝 梁任昉《〈王文宪集〉序》:“一言之誉,东陵侔于西

  • 萧关北上

    《汉书.武帝纪》:“(元封)四年冬十月,行幸雍,祠五畤。通回中道,遂北出萧关,历独鹿,鸣泽,自代而还,幸河东。”西汉武帝刘彻常巡行天下,元封四年,他又北出萧关。后遂用为帝王巡行之典。唐.杜甫《伤春五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