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与人为善

与人为善

原指与人同做好事。后也用作善意帮助人或帮助人进步的意思。孟子说,子路这个人,一听到人家告诉他有过错就表示高兴,大禹听到有益的话,便向人拜谢。大舜比他们两个更伟大,他愿意跟别人一同行善,抛弃自己不对的,听从人家对的,乐于吸取别人的好处来行善。从他在下面种田、烧制陶器、打渔以至到作皇帝,没有不是从别人那里虚心学习来的。吸取别人的优点来行善,其实,这也是帮助鼓励别人行善的好作风。所以君子的所作所为没有比跟别人一同行善更伟大的了。

【出典】:

孟子·公孙丑》上:“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自耕稼、陶、渔以至为帝,无非取于人者。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例句】:

宋·程颐《伊川文集》3《论礼部看详状》:“夫与人为善,君子所乐;乱国之聘,夫子亦往。”


偏正 偕同别人一道做好事。语出《孟子·公孙丑上》:“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亦指赞助别人做好事。明·李贽《答耿司寇》:“某行虽不谨,而肯~;某等行虽端谨,而好以佛法害人。”现指善意帮助别人。凌晨《“女大学生宿舍”新篇》:“她们怀着一颗~,分忧解愁的心,分头认真写了回信。”△褒义。用于偕同、赞助别人做好事,或善意帮助别人。→为善最乐 助人为乐成人之美 ↔嫁祸于人 委过于人 迁怒于人 故入人罪 恶语中伤


解释与人:和别人一起。为善:做好事。本指同别人一起做好事。现在多用来指善意地帮助别人。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

孟子教导自己的学生说:“孔子的学生子路,如果别人指出他的错误,他会非常高兴。大禹也是一样,如果听到对他有益的话,他就会拜谢人家。古代伟大的帝王舜更是了不起,他做好事时,不分是为自己还是为别人。他摈弃自己的缺点,学习别人的长处,乐于从别人那里吸取优点来做有益的事。从他最早时耕田、种地、制陶、打鱼直到最后成为帝王,没有哪个时候不向别人学习。吸取别人的优点来做有益的事,就是和别人一起做有益的事。所以君子最高的德行,就是和别人一道做有益的事。”

近义乐于助人

例句

老王总是与人为善,所以同事们都非常喜欢他。


【词语与人为善】  成语:与人为善汉语词典:与人为善

猜你喜欢

  • 观名计利

    《庄子.盗跖》:“子张问于满苟得曰:‘盍不为行?无行则不信,不信则不任,不任则不利。故观之名,计之利,而义真是也’。”孔子的学生子张,向一个苟且贪得(满苟得)的虚构人物提出质问说:为何不行仁义呢?不行

  • 箕裘弓冶

    源见“克绍箕裘”。比喻先辈的优良传统和事业。柳亚子《读史》诗之八:“莫漫生儿薄景升,箕裘弓冶苦难凭。”并列 善于冶铸、制弓者的儿子必定会根据其技艺制造裘衣、簸箕。比喻儿孙定能继承祖辈传下的事业。语本《

  • 寝苫枕块

    《仪礼.既夕礼》:“居倚庐,寝苫枕块。”苫:草垫子。块:土块。睡在草垫上,枕着土块。古代宗法制度下所规定的居父母丧的礼节。唐.刘禹锡《唐故邠宁节度使史公神道碑》:“迎柩于路,仰天长号,因葬于洛阳之邙山

  • 投天禄

    同“扬雄投阁”。宋孔平仲《寄子由》诗:“长卿著犊鼻,扬子投天禄。岷 峨能生贤,独不主为福。”

  • 传闻不如亲见

    传闻:辗转听到。 辗转听到的总不如亲眼看到的可靠。语出汉.应劭《风俗通义.正失》:“《春秋》以为传闻不如亲见,见之人斯为审矣。”《后汉书.马援传》:“臣愚以为传闻不如亲见,视景(影)不如察形。”唐.

  • 鹊槎

    同“鹊桥”。清龚鼎孳《浪淘沙.长安七夕和辰六》词:“薄幸是牵牛,会少离稠。鹊槎一夕锦云收,我做牛郎他织女,夜夜桥头。”【词语鹊槎】   汉语大词典:鹊槎

  • 去甚去泰

    甚、泰:都是过分的意思。谓做事不能太过分。《老子》二九章:“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韩非子.扬权》:“故去甚去泰,身乃无害。”唐.姚元崇《口箴》:“惟静惟默,澄神之极;去甚去泰,居物之外。”亦作

  • 卖药都市

    同“韩康卖药”。元揭傒斯《大驾既幸上都》诗:“卖药都市中,疑是韩伯休。”

  • 三危放逐

    源见“四凶”。指贬逐至边荒地区。唐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五岭炎蒸地,三危放逐臣。”

  • 枕石

    同“枕石漱流”。金刘仲尹《西溪牡丹》诗:“我欲禅居净馀习,湖滩枕石看游鱼。”【词语枕石】   汉语大词典:枕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