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临池学书

临池学书

晋书卫瓘传》附卫恒“四体书势”:“汉兴而有草书……弘农张伯英者因而转精甚巧。凡家之衣帛,必书而后练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

汉张芝临池练书法,时日既久,洗笔把一池水都染黑了,可见功力之深。后因称学习书法为“临池。”

宋.苏轼《石苍舒醉墨堂》诗:“不须临池更苦学,完取素绢充衾裯。”


连动 到池塘边学写字。语出《晋书·卫恒传》:“凡家之衣帛,必书而后练之。~,池水尽墨。”后因以“临池学书”形容刻苦练习书法。《晋书·王羲之传》:“曾与人书云:‘张芝~,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褒义。用于书法方面。


【典源】 《后汉书· 张奂列传》注引王愔《文志》 曰:“ (张) 芝少持高操,以名臣子勤学……尤好草书,学崔、杜之法,家之衣帛,必书而后练。临池学书,水为之黑。” 《晋书·卫恒传》 中《四体书势》亦载此事。宋·曾巩《墨池记》:“ (王) 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

【今译】 后汉张芝 (字伯英) 为著名书法家,他年轻时勤学苦练,尤擅草书,家中买来的绢帛,必先用于练字而后再染,他在池边研墨习字,池水都被弄黑。晋代王羲之 (人称王右军) 亦为著名书法家,也曾临池学书,抚州临川城东有一水池,相传即为羲之临池学书之处。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人书法精绝;或用以指练习书法。

【典形】 池尽墨、池水含墨、临池,墨成池、墨池、试墨临池、写遍未裁衣、一池墨、洗墨无池、临池尽墨。

【示例】

〔池尽墨〕 唐·张祜《酌房子客郊居》:“近日稍闻池尽墨,他时谁见壁藏书。”

〔池水含墨〕 北周·庾信《奉和永丰殿下言志》之五:“池水朝含墨,流萤夜聚书。”

〔临池〕 唐·韩愈《李员外寄纸笔》:“题是临池后,分从起草余。”

〔墨成池〕 宋·陆游《书悲》:“赖有墨成池,淋漓豁胸臆。”

〔墨池〕唐·骆宾王《冬日过故人任处士书斋》:“雪明书帐冷,水净墨池寒。”

〔试墨临池〕 元·张可久《人月圆·会稽怀古》:“试墨临池,荷花十里。清风鉴水,明月天衣。”

〔写遍未裁衣〕 宋·苏辙《次韵刘贡父题文潞公草书》:“应笑学书心力尽,临池写遍未裁衣。”

〔一池墨〕 宋·陆游《东斋杂书》之五:“霏霏半篆香,湛湛一池墨。”


【词语临池学书】  成语:临池学书汉语词典:临池学书

猜你喜欢

  • 香莼

    源见“莼羹鲈脍”。表示思乡辞官之意。唐顾况《湖南客中春望》诗:“便抛印绶从归隐,吴渚香莼漫吐春。”【词语香莼】   汉语大词典:香莼

  • 千金一饭

    同“千金答漂母”。清宋琬《漂母祠》诗:“千金一饭犹思报,肯负高皇吐哺恩?”

  • 桑榆暮影

    见“桑榆晚景”。宋·胡继宗《书言故事·耆老类》:“年老云~。”【词语桑榆暮影】  成语:桑榆暮影

  • 床头黄金尽,壮士无颜色

    意谓钱财耗尽,壮士也失去体面。 形容人情势利,世态凉薄。语出唐.张籍《行路难》:“君不见床头黄金尽,壮士无颜色。”《醒世恒言.杜子春三入长安》:“莫说平日受恩的不来看觑他,就是杜子春自己也无颜见人,

  • 芝兰

    同“芝兰玉树”。唐杨炯《唐恒州刺史建昌公王公神道碑》:“芝兰有秀,羔雁成行。”唐刘禹锡《送国子令令狐博士赴兴元觐省》诗:“谏院过时荣棣萼,谢庭归去踏芝兰。”【词语芝兰】   汉语大词典:芝兰

  • 雉乳

    源见“鲁恭驯雉”。谓雉方将雏,童子不捕,无人惊扰。表现地方官吏施行德政,治绩卓著。唐王维《送方城韦明府》诗:“使车听雉乳,县鼓应鸡鸣。”【词语雉乳】   汉语大词典:雉乳

  • 刘安鸡犬

    源见“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形容得道升仙。宋方岳《风流子.和楚客维扬灯夕》词:“香尘路,云松鸾髻鬌,月衬马蹄骄。仿佛神仙,刘安鸡犬;分明富贵,子晋笙箫。”

  • 漆室忧葵

    汉刘向《列女传.鲁漆室女》载:相传春秋时鲁国 漆室有位女子倚楹柱而啸,邻妇问她是否想嫁人?漆室女说:“我是担心国君年老而太子幼小。”邻妇说:“这用得着你担心吗?”漆室女说:“从前有客人到我家,把马扣在

  • 金鸡之恩

    源见“金鸡放赦”。谓朝廷赦罪的恩典。清周亮工《祭福建按察使程公仲玉文》:“卒蒙金鸡之恩,不作玉门之客。”

  • 梦笔吐千花

    同“梦笔生花”。明汤显祖《牡丹亭.淮泊》:“〔生〕你可也听见‘读书破万卷’?〔丑〕不听见。〔生〕可听见‘梦笔吐千花’?〔丑〕不听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