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任公钓东海

任公钓东海

源见“钓东海”。借指高手渔钓。宋陈师道《次韵苏公西湖徙鱼》之二:“径须作记戒鲸鲵,防有任公钓东海。”


【典源】《庄子·外物》:“任公子为大钩巨缁,五十犗(jie)以为饵,蹲乎会稽,投竿东海,旦旦而钓,期年不得鱼。 已而大鱼食之 , 牵巨钩錎(kan),没而下骛,扬而奋鬐,白波若山,海水震荡,声侔鬼神,惮赫千里。任公子得若鱼,离而腊之,自制河以东,苍梧已北,莫不厌 (餍) 若鱼者。”

【今译】 神人任公子制作了巨大的钓钩和又粗又长的黑绳索,用五十头犍牛作钓饵,蹲在会稽山上,将钓竿投入东海,天天在那垂钓,但一年也没钓到鱼。忽而有大鱼来吞钩,它牵着巨钩向下,一会儿潜入深水,一会儿又扬鬐跃上水面,翻搅得海上白浪滔天,轰鸣震荡,声音像鬼神吼叫,传至千里远。任公子钓到这鱼后,把它切开来腊干,让浙江以东,苍梧山以北的百姓都饱饱地吃了一顿大鱼肉。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气魄,志愿宏大,举动惊人; 也用以形容渔钓。

【典形】沉犗、钓东海、犗饵、巨缗东钓、任钓、任公大饵、任公钓、任公钓东海、任公获巨鱼、任公子、任子垂钓、五十犗为饵、修纶悬众犗、一钓饱千里、任公垂钓竿、沧海钓、钓吞舟鱼。

【示例】

〔沉犗〕 唐·骆宾王《钓矶应诘文》:“蹲会稽而沉犗者,鲍肆之徒也; 踞沧海而负鳌者,渔父之事也。”

〔钓东海〕 唐·李白 《猛虎行》:“我从此去钓东海,得鱼笑寄情相亲。”

〔犗饵〕金·元好问《曹寿之平水之行》:“骊珠可忍轻弹雀,犗饵何缘得钓鳌。”

〔巨缗东钓〕唐·韩愈《赠刘师服》:“巨缗东钓倘可期,与子共饱鲸鱼脍。”

〔任钓〕清·钱谦益《岁暮杂怀》之五:“侯鲭染指渐调鼎,任钓惊心笑曲钩。”

〔任公大铒〕明·徐渭《渔乐图》:“秦王连弩射鱼时,任公大饵刳牛侯。”

〔任公钓〕 南朝宋 ·谢灵运 《七里濑》:“目睹严子濑,想属任公钓。”

〔任公钓东海〕 宋·东师道《次韵苏公徙鱼》之二:“经须作记戎鲸鲵、防有任公钓东海。”

〔任公获巨鱼〕 唐 · 李白 《大猎赋》:“龙伯钓其灵鳌,任公获其巨鱼。”〔任子垂钓〕 三国 · 曹植 《七启》:“乃使任子垂钓,魏氏发机。”

〔五十犗为饵〕 宋·辛弃疾 《哨遍》:“更任公五十犗为饵,使海上人人厌腥味。”

〔修纶悬众犗〕 唐·韩愈 《雨中寄孟刑部》:“东野继奇躅,修纶悬众犗。”

〔一钓饱千里〕 宋 · 王安石 《杂咏》之八:“任公蹲海滨,一钓饱千里。”


猜你喜欢

  • 秀眉

    《诗.小雅.南山有台》:“乐只君子,遐不眉寿。”毛传:“眉寿,秀眉也。”后因以“秀眉”指老人眉中的长毛,为长寿的象征。汉桓宽《盐铁论.散不足》:“故尧秀眉高彩,享国百载。”【词语秀眉】   汉语大词典

  • 举案

    同“举案齐眉”。北周庾信《周赵国夫人纥豆陵氏墓志铭》:“举案外恭,停机下训,馨馥于兰,年华于蕣。”清赵翼《蔡节妇诗》:“举案风情三岁了,避人涕泪九泉知。”【词语举案】   汉语大词典:举案

  • 尤物

    指特出的人物,多指美貌的女子。《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夫有尤物,足以移人。”《庄子.徐无鬼》:“颜成子入见曰:‘夫子,物之尤也。’”【词语尤物】   汉语大词典:尤物

  • 诒谋

    同“诒燕”。唐李德裕《黠戛斯朝贡图传序》:“臣伏思太宗往日之惧,致我唐百代之隆,则圣祖诒谋,可谓深矣。”【词语诒谋】   汉语大词典:诒谋

  •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意谓今古月亮只有一个,而今古人事则不断变迁。 表示人生短暂而宇宙无穷。语出唐.李白《把酒问月》:“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石明月皆如此。”明

  • 缩地兼程

    源见“长房缩地”。形容行走快捷。明周履靖《锦笺记.渝盟》:“愿得你缩地兼程,更教他闻呼疾至。”

  • 师旷之聪

    参见:子野之聪

  • 一身作客

    源见“望门投止”。谓避难他乡,飘泊无依。明钱晔《赠周岐凤》诗:“一身作客如张俭,四海何人是孔融?”

  • 照乘宝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齐威王“与魏王会田于郊。魏王问曰:‘王亦有宝乎?’威王曰:‘无有。’梁王曰:‘若寡人国小也,尚有径寸之珠照车前后各十二乘者十枚,奈何以万乘之国而无宝乎?’”战国时,魏惠王(即梁

  • 怕热官

    参见:晞辞热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