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谓天下统一,政教相同。《汉书.终军传》:“今天下为一,万里同风。”【词语万里同风】 成语:万里同风
源见“班姬咏扇”。谓女子色衰失宠而哀怨。唐李白《惧谗》诗:“行将泣团扇,戚戚愁人肠。”
源见“梅花妆”。谓落梅花于额上。亦用以咏梅。明吴廷翰《素带儿.题梅》曲:“巡檐雪兴添,喜缟袂霜鬟笼翠钿。尤堪恋寿阳点妆,靓妆宫面。”
鸟名,即“鹩哥”,体小于鸠,头有黄肉冠,毛绀黑有光,嘴黄,惟根部肉红色,性伶俐,能效人言笑。唐代李白《自代内赠诗》:“安得秦吉了,为人道寸心?”唐代白居易有《秦吉了》诗,借此鸟以喻御史、拾遗、补阙等有
源见“蒋生径”。喻指高贤来访的行踪。唐王维《黎拾遗昕裴迪见过秋夜对雨之作》诗:“何人顾蓬径,空愧求 羊踪。”
参见:春风风人,夏雨雨人并列 春风和煦,夏雨滋润万物。比喻及时给人以良好的教育和帮助。汉·刘向《说苑·贵德》:“管仲上车曰:‘嗟兹乎,我穷必矣! 吾不能以春风风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吾穷必矣。’”[例
同“造化小儿”。宋姜夔《永遇乐.次韵辛克清先生》词:“五千言,老来受用,肯教造物儿戏。”
避世:指避开社会现实。避地:指离开某地方。避色:指避开某人的脸色。避言:指避开某些言论。 贤人逃避恶浊的社会而隐居,次一等的逃避到另一个地方去,再次一等的躲避别人难看的脸色,再次一等的回避别人难听的
源见“走马章台”。指游冶。南朝 陈顾野王《长安道》诗:“章台 京兆马,逸陌富平车。”
源见“和氏之璧”。谓忠贞见疑。唐元稹《月》诗:“卞疑雕璧碎,潘感竟床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