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口蜜腹剑

口蜜腹剑

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元年》:“李林甫为相……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

唐朝李林甫为人口有蜜,腹有剑,是一个典型的两面派。

后以此形容嘴甜心毒,阴险狡诈。

明.王世贞《鸣凤记.南北分别》:“这厮口蜜腹剑,正所谓匿怨而友者也。”


并列 嘴上有蜜,肚里藏剑。比喻嘴甜心毒,形容狡诈阴险。语本《资治通鉴·唐纪·玄宗天宝元年》:“李林甫为相,凡才望功业出己右者及为上所厚,势位将逼己者,必百计去之,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廖辉英《爱情良民》:“这畏葸小人,一向~,能瞒的他绝不说实话;他大概老早就想甩她了,只是苦无机会,偏偏她自己跑来撞见。”△贬义。用于描写阴险狡诈的人。→刀头之蜜 笑里藏刀 佛口蛇心 嘴甜心毒 心狠面善 ↔心慈手软 表里一致。 也作“蜜口剑腹”。


解释嘴上说得像蜜一样甜,肚子里却隐藏着害人的刀剑之心。比喻嘴甜心毒,用来形容口是心非、阴险狡猾的伪君子。

出处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元年》:“李林甫为相,凡才望功业出己右及为上所厚、势位将逼己者,必百计去之;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

李林甫在唐玄宗时官运亨通,但他为人阴险狡诈,嫉妒贤能,表面和善,心底却不善良。等他做了宰相后,对凡是才能声望、功勋业绩超过自己的,还有那些被皇帝厚待,势力地位即将接近自己的,就一定想尽办法,千方百计陷害他们。他尤其嫉妒文人学士,惯用的一种方法就是假装与人家关系友善,表面上说一些好听的话,背地里却施计陷害。时间久了,人们终于发现了他的伪善面目,于是说他“嘴里是蜜,心里是剑”。

近义口是心非

反义表里如一

例句

唐朝的宰相李林甫是一个口蜜腹剑的人。


【词语口蜜腹剑】  成语:口蜜腹剑汉语词典:口蜜腹剑

猜你喜欢

  • 感单醪

    源见“箪醪投川”。称颂将帅与士兵同甘共苦。唐白居易《寄献北都留守裴令公》诗:“路喧歌五绔,军醉感单醪。”

  • 掉舌

    犹言游说,又有雄辩的意思。《史记.淮阴侯列传》:“且郦生一士,伏轼掉三寸舌,下齐七十余城。”郦生:郦食其。伏轼:这里指乘车。掉:鼓动。【词语掉舌】   汉语大词典:掉舌

  • 盐车厄

    源见“骥伏盐车”。喻贤才屈沉于下。清孙枝蔚《君马黄》诗:“耻遭众口夸,宁受盐车厄。”

  • 痛绝人琴

    同“哭人琴”。郁达夫《题诸真长病起楼图》诗之二:“痛绝人琴又一春,市楼诗梦久成尘。”

  • 黄羊祭灶

    《后汉书.樊宏.阴识列传》:“宣宗时,阴子方者,至孝有仁恩,腊日晨炊而灶神形见,子方再拜受庆。家有黄羊,因以祀之。自是已后,暴至巨富,田有七百余倾,舆马仆隶,比于邦君。”阴子方以黄羊祭灶而致富是无稽之

  • 一扫而空

    又作“一扫而光”。扫:扫除。空:空白;干净。一下扫除干净。据《清史稿·交通志三·电报》综述:中国的领土面积辽远广阔,公文呈报稽迟拖延,以至于事变突起,常常因为消息停滞,坐失处理事务的时机,形成了巨大的

  • 山公人地

    源见“山公启事”。形容做官做人光明磊落。清吴伟业《茸城行》:“给事才名矫若龙,山公人地清如鹄。”

  •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士人为深知自己的人效命,女子为喜欢自己的人打扮。语出《战国策.赵策一》:“豫让遁逃山中,曰:‘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吾其报知氏之仇矣!’”三国.蜀.诸葛亮《便宜十六策.察疑第五》:“故士为

  • 中道而废

    《论语.雍也》:“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女:汝。画:停止)中道:中途。废:废弃、停止。指走到半路就停止了。比喻办事情中途停止。后因以“中道而废”

  • 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圣善:明理而善良。令:善。 母亲明智善良,我们子女没有善德。 怀念母亲兼以自责之辞。语出《诗.邶风.凯风》:“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无令人。”明.李贽《焚书.书答。复晋川翁书》:“《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