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太平御览》卷四十一引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记载说:东汉明帝永平年间,剡县人刘晨、阮肇,共入天台山采药,到桃源洞遇到仙女,结为夫妇。至晋武太康年间,二人又重到天台山。后世因称去而复返的人为“前度刘
同“汉皋解佩”。南朝 陈江总《宛转歌》:“已言采桑期陌上,复能解佩就江滨。”
源见“鲲鹏展翅”。谓展翅腾飞,奋发有为。唐元稹《送友封》诗:“鹏翼张风期万里,马头无角已三年。”
源见“辽东鹤”。指学道成仙,千年后化鹤归故里的丁令威。唐杜甫《奉酬薛十二丈判官见赠》诗:“襄王薄行迹,莫学令威 丁。”
《孟子.告子上》:“今有场师,舍其梧槚,养其樲棘,则为贱场师焉。”孙奭疏:“梧,桐也;槚,山楸也;樲棘,小酸枣也。梧槚可以为琴瑟材,是良木;小酸枣,无用之才也,是贱木也。”后因以“梧槚”喻人才。【词语
《后汉书.孔融传》:“岁余,复拜太中大夫。性宽容少忌,好士,喜诱益后进……融闻人之善,若出诸己,言有可采,必演而成之,面告其短,而退称所长,荐达贤士,多所奖进,知而未言,以为已过,故海内英俊皆信服之。
同“倚楹之戚”。宋黄庭坚《次韵无咎阎子常携琴入村》:“向来亦有子桑琴,倚楹啸歌非寓淫。”
同“岘山碑”。唐李商隐《泪》诗:“湘江竹上痕无限,岘首碑前洒几多。”明袁宏道《又赠朗哉仍用前韵》:“铜鞮陌上穿花出,岘首碑前枕石眠。”【词语岘首碑】 汉语大词典:岘首碑
《后汉书.郎?传》:“?又上书荐黄琼、李固,并陈消灾之术曰:‘……又处士汉中李固,年四十,通游夏之艺,履颜闵之仁。’”游夏是孔子学生子游和子夏的合称,此二人均以才艺闻名。后用以比拟才艺之士。唐.杜甫《
①比喻盛宴畅饮。唐杜甫《苏端薛复筵简薛华醉歌》: “愿吹野水添金杯,如渑之酒常快意。”②比喻酒多。五代韦庄《鄂杜旧居》诗之二: “归来满把如渑酒,何用伤时叹凤兮。” 参见:○酒如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