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

实事:根据实证。求是:求索真相。“实事求是”是《汉书》对西汉河间献王刘德治学态度的评价。刘德(?——130年),汉景帝刘君之子,汉武帝刘彻的异母弟。景帝前二年(前155年),封河间(今河北献县一带)王。刘德研究学术,喜爱古籍,根据实证去求索真相。他从民间搜求历史典籍,得到善本书,就留下正本,另外派人精心抄录副本并赐黄金丝帛奉还给献书者。于是,各地藏有古书的人不远千里,把祖先遗留的旧书送给献王。因而河间献王刘德得到许多古代典籍,数量与汉朝政府的藏书相等。刘德搜求的书籍都是秦朝之前的古文珍本,如《周书》、《尚书》、《礼》、《礼记》、《孟子》、《老子》以及孔子七十弟子的论著等。刘德在读书求学上推举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儒家经书),还在河间封国内设立了《毛氏诗》、《左氏春秋》博士。河间献王研习礼乐,重视儒学,多与儒者交往。殽山以东地区的许多儒者都慕名前来,和他交往。后以“实事求是”为典,指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实实在在地办事。

【出典】:

汉书》卷53《景十三王传·河间献王刘德传2410页:“河间献王以孝景前二年立,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从民得善书,必为好写与之,留其真,加金帛赐以招之。繇(yóu尤,同“由”)是四方道术之人不远千里,或有先祖旧书,多奉以奏(进献)献王者,故得书多,与汉朝等。”“献王所得书皆古文先秦旧书,《周官》、《尚书》、《礼》、《礼记》、《孟子》、《老子》之属,皆经传说记,七十子之徒所论。其学举六艺,立《毛氏诗》、《左氏春秋》博士。”“山东诸儒(者)〔多〕从而游。”

【例句】:

宋·刘跂《赵氏金石录序》:“东武赵明诚德夫家,多前代金石刻,仿欧阳公《集古》所论,以考书传诸家同异,订其得失,著《金石录》若干卷,别白抵捂,实事求是,其言斤斤,甚可观也。” 清·李伯元《官场现形记》7回:“老弟肚里实在博学,但上头的意思是要实事求是;你的文章固然很好,然而空话太多,上头看了恐怕未必中意。” 清·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本期学者以实事求是为学鹄,颇饶有科学的精神。”


主谓 依据实证,探索规律。《汉书·河间献王传》:“河间献王德以孝景前二年立,修学好古,~。”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本朝学者以~为学鹄,颇饶有科学的精神。”也指实实在在地办事和说话。茅盾《子夜》5:“我们不论是办个银行,或是别的什么,总是~,不能干买空卖空的勾当。”△褒义。多用于称赞干实事方面。


【词语实事求是】  成语:实事求是汉语词典:实事求是

猜你喜欢

  • 公干沉绵

    借指久病他乡。唐杜甫《送高司直寻封阆州》诗: “长卿消渴再,公干沉绵屡。” 参见:○刘桢病

  • 中宵舞

    同“闻鸡起舞”。宋辛弃疾《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词:“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词语中宵舞】   汉语大词典:中宵舞

  • 潘舆

    《晋书.潘岳传》载:晋潘岳字安仁,除长安令,迁博士,以母疾去官,作《闲居赋》(见《文选》卷十六)。赋中有“微雨新晴,六合清朗。太夫人乃御版舆(版舆,是古时一种车的名称,又名步舆,方四尺,用白色的木材做

  • 齐奴

    源见“齐奴物”。指石崇。唐王涣《惆怅》诗之七:“齐奴不说平生事,忍看花枝谢玉楼。”【词语齐奴】   汉语大词典:齐奴

  • 定交倾盖

    源见“程孔倾盖”。谓一见如故,相为知己。清 丘逢甲《送王铁珊》诗之一:“定交倾盖立谈时,此意难教世俗知。”

  • 商霖

    同“商家霖”。唐许浑《蒙河南刘大夫见示吏部张公喜雪酬唱辄敢攀和》:“即应携手去,将此助商霖。”《宋史.张商英传》:“徽宗喜,大书‘商霖’二字赐之。”【词语商霖】   汉语大词典:商霖

  • 与哙为伍

    同“哙等伍”。元许有壬《摸鱼子.次明初为寿韵》词:“青年志、万一容裨当宁,何惭与哙为伍。”

  •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王谢:东晋时两大豪门贵族。寻常:平常。 当年王谢堂前的燕子,现在却飞进了普通老百姓的家里。 表示对人事变迁,盛衰更迭的感叹。语出唐.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

  • 小邑烹鲜

    源见“烹小鲜”。谓从小地方锻炼治政才能。唐李颀《赠别穆元林》诗:“彼乡有令弟,小邑试烹鲜。”

  • 化沙虫

    同“化虫沙”。陈毅《三十五岁生日寄怀》诗:“半壁河山沉血海,几多知友化沙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