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昆阳举

昆阳举

昆阳:今河南叶县。西汉末年,光武帝刘秀领兵攻下昆阳等地。王莽极为惊恐,派大司空王邑、司徒王寻等聚集四十二万兵力围困昆阳。刘秀发兵几千人赴昆阳解围,城内外夹攻,大败王莽军,歼灭王莽主力。这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寡胜众的战役之一。后因以“昆阳举”、“昆阳战”为典,咏歼敌解围之战。

【出典】:

汉书》卷99下《王莽传下》4182、4183页:“四月,世祖(即刘秀)与王常等别攻颍川,下昆阳、郾、定陵。莽闻之愈恐,遣大司空王邑驰传之雒阳,与司徒王寻发众郡兵百万,号曰‘虎牙五威兵’,平定山东。……邑至雒阳,州郡各选精兵,牧守自将,定会者四十二万人,余在道不绝,车甲士马之盛,自古出师未尝有也。六月,邑与司徒寻发雒阳,欲至宛,道出颍川,过昆阳。昆阳时已降汉,汉兵守之。严尤、陈茂与二公会,二公纵兵围昆阳。……会世祖悉发郾、定陵兵数千人来救昆阳,寻、邑易之,自将万余人行陈,敕诸营皆按部毋得动,独迎,与汉兵战,不利。大军不敢擅相救,汉兵乘胜杀寻。昆阳中兵出并战,邑走,军乱。大风飞瓦,雨如注水,大众崩坏号呼,虎豹股栗,士卒奔走,各还归其郡。”

【例句】:

唐·李白《赠张相镐二首》之一:“庶同昆阳举,重睹汉仪新。” 唐·罗隐《经故洛阳城》:“千载昆阳好功业,与君门下作恩威。” 唐·韦庄《和郑拾遗秋日感事一百韵》:“熊羆驱涿鹿,犀象走昆阳。” 清·吴伟业《读光武帝纪》:“雷雨昆阳战,风云赤伏符。”


猜你喜欢

  • 捉襟见肘

    同“捉衿见肘”。唐李商隐《上尚书范阳公启》之二:“捉襟肘见,免类于前哲;裂裳裹踵,无取于昔人。”清林则徐《钱票无甚关碍宜重禁吃烟以杜弊源片》:“犹藉民间钱票通行,稍可济民用之不足,若不许其用票,恐捉襟

  • 冬温夏清

    《礼.曲礼》上:“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清。”古代人要求子女侍奉父母无微不至。冬天要温暖,夏天要清凉。后遂用为咏孝子之典。北魏.王盆生《魏鲁郡太守张府君清颂之碑》:“唯恃坤慈,冬温夏清,晓夕承奉。”(

  • 八彩

    《艺文类聚》卷十一引《春秋元命苞》:“尧眉八彩是谓通明。”《孔丛子.居卫》:“惜尧身修十尺,眉乃八彩。”《太平御览》引《尚书大传》:“尧八眉……八者,如‘八’字者也。”传说上古帝王尧的眉毛有八种色彩。

  • 杖锡飞

    同“飞锡”。清赵翼《游焦山赠巨超练塘两诗僧》诗:“苍耳宁愁堕,相随杖锡飞。”

  • 桃弧射矢

    同“桃弧棘矢”。唐孟郊《弦歌行》:“相顾笑声冲庭燎,桃弧射矢时独叫。”

  • 人间重晚晴

    晚晴:傍晚的晴朗天气。比喻人的晚年。 表示对晚年抱有积极态度。语出唐.李商隐《晚晴》:“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何芸轩《雨过天晴》(《长江日报》1993年8月19日):“莫道桑榆晚,人间重晚晴。雨

  • 曝背

    源见“献曝”。谓背向太阳取暖。唐刘长卿《初到碧涧招明契上人》诗:“渐老知身累,初寒曝背眠。”【词语曝背】   汉语大词典:曝背

  • 膝非佞人枕

    《三国志.魏书.苏则传》:“苏则字文师,扶风武功人也。少以学行闻,举孝廉茂才,辟公府,皆不就。……征拜侍中,与董昭同寮。昭尝枕则膝卧,则推之下,曰:‘苏则之膝,非佞人之枕也。’”苏则为人正直,因不满董

  • 张巡效忠

    同“张巡嚼齿”。唐元稹《授李愿检校司空宣武节度使制》:“睢阳在尔之东,张巡效忠之诚尚在;夷门在尔之境,侯嬴报恩之迹犹存。”

  • 腰金骑鹤

    源见“骑鹤上扬州”。指升官发财又成仙。金元好问《雪后招邻舍王赞子襄饮》诗:“卖刀买犊未厌早,腰金骑鹤非所望。”并列 腰缠万贯,乘坐仙鹤。比拟发财、成仙之类的得意事。语本南朝梁·殷芸《小说》:“其一人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