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易子析骸

易子析骸

源见“析骸以爨”。谓交换孩子而食,拆尸骨以炊。形容战乱或灾荒期间断粮乏食的极端困境或惨状。汉应劭《风俗通.五伯》:“易子析骸,厥祸亦巨。”唐赵元一奉天录》卷二:“如或固守穷城,不识天命,必使覆巢破卵,易子析骸。”


见“易子而食,析骸而爨”。唐·赵元一《奉天录》:“如或固守穷城,不识天命,必使~。”


【词语易子析骸】  成语:易子析骸汉语词典:易子析骸

猜你喜欢

  • 两重天

    同“刺史天”。唐戎昱《赠宜阳张使君》诗:“政移千里俗,人戴两重天。”【词语两重天】   汉语大词典:两重天

  • 辽城鹤

    同“辽东鹤”。唐王维《送张道士归山》诗:“当作辽城鹤,仙歌使尔闻。”【词语辽城鹤】   汉语大词典:辽城鹤

  • 天地为棺

    《庄子.列御寇》:“庄子将死,弟子欲厚葬之。庄子曰:‘吾以天地为棺椁,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吾葬具岂不备耶?何以加此(此指厚葬之事)?’弟子曰:‘吾恐乌鸢之食夫子也。’庄子曰:‘在上为乌

  • 禹凿

    《孟子.滕文公上》:“禹疏九河,沦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然后中国可得而食也。”《淮南子.修务训》:“禹沐浴霪雨,栉扶风,决江疏河,凿龙门,辟伊阙,修彭蠡防,乘四载,随山刊木,平治水土,

  • 仙源

    源见“桃花源”。特指晋 陶渊明所描写的理想境地桃花源。唐王维《桃源行》:“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亦借指风景胜地或安谧的僻境。明顾大典《青衫记.郊游访兴》:“花光艳,草色新,且停骖向仙源问津

  • 携杖逐壶公

    源见“杖化龙”。谓追随道术之士。唐唐彦谦《乱后经表兄琼华观旧居》诗:“长忆映碑逢若士,未曾携杖逐壶公。”

  • 红纱笼孟

    五代蜀人徐延璚的故事。宋代张唐英《蜀梼杌》载:孟知祥至蜀时,“馆于徐延璚之第。延璚即衍之舅,衍尝幸其第,悦其华丽,于壁上书孟字以戏之,盖蜀中以孟为不任故也。延璚以红纱笼之。知祥见而叹曰:‘疏狂霸竖亦预

  • 版筑士

    源见“拔才岩穴”。泛指遭遇困厄的贤士。唐李峤《野》诗:“谁言版筑士,犹处傅岩中。”【词语版筑士】   汉语大词典:版筑士

  • 舜娥悲

    同“舜妃悲”。宋陈师道《望夫石》诗:“无言息妫怨,有泪舜娥悲。”

  • 荆妻

    源见“荆钗布裙”。对人谦称自己的妻子。宋刘克庄《盖竹庙》诗:“寄书报与荆妻说,十袭荷衣莫要焚。”《警世通言.吕大郎还金完骨肉》:“荆妻亦别无生育。如今回去,意欲寻个螟蛉之子。”【词语荆妻】   汉语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