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文公十三年》载:晋士会(亦称随会)在秦,为秦康公所用,“晋人患秦之用士会也……乃使魏寿馀伪以魏叛者,以诱士会”。计得逞,秦使士会归晋,临行,秦大夫“绕朝赠之以策,曰:‘子无谓秦无人,吾谋适不用
曾:经。日月:时光。几何:多少。 意谓没经过多少时光,江山就变得不能认识了。 表示周围环境变化之大之快。语出宋.苏轼《后赤壁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
同“武昌柳”。唐刘禹锡《有所嗟》诗之一:“庾令楼中初见时,武昌春柳似腰肢。”【词语武昌春柳】 成语:武昌春柳汉语大词典:武昌春柳
《战国策.齐策六》:“貂勃(战国齐处士)尝恶田单,曰:‘安平君(齐襄王封田单为安平君),小人也。’安平君闻之,故为酒而召貂勃,曰:‘单何以得罪于先生,故常见誉于朝?’貂勃曰:‘跖之狗吠尧,非贵跖而贱尧
《诗经.召南.摽有梅》(有:语助词):“摽(音biào)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指国君以外卿大夫及士诸掌事者),迨其吉兮。”摽,掉落。梅子成熟时,自然落地。相传周时,女子到结婚年龄,便都及时出嫁。后
《晋书.石崇传》:“崇有别馆,在河阳之金谷,一名梓泽;送者倾都,帐饮于此焉。”别馆,即别墅。金谷,地名,在今河南洛阳市西北。帐饮,在郊野的帷帐中宴饮。西晋石崇极富,在洛阳郊外,有一座豪华富丽、环境幽美
晋陶潜《搜神后记》卷五载:传说晋安帝时谢端偶得一大螺,归养之于瓮中,化为一少女为端备食。自言是“天汉中白水 素女”,奉天帝之命,来助端备晨饮。后在风雨中离去。后因以“素女”为天助善人的典故。唐李郢《送
源见“食玉炊桂”。原喻物价昂贵,后转喻生活豪华。宋黄庭坚《戏和于寺丞》:“王家圭田登几斛,于家买桂炊白玉。”
晋.葛洪《抱朴子.广譬》:“聪者料兴亡于遗音之绝响,明者觌(dí见)机理于玄微之未形。”原指已经散失的乐调,后泛称不可再见的流风余韵。晋.袁宏《东征赋》:“惟吾生于末运,托一叶于邓林。顾微躯之渺渺,若
源见“渭城”。谓表现离别之情。宋赵彦端《阮郎归》词:“追间阔,数清明,不应歌渭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