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死灰复燃

死灰复燃

指韩安国对监狱官吏说:烧完之死灰难道不再燃烧起来吗?后以此典比喻人失势后又重新得志复位。韩安国(?——前127年),字长孺。汉诸侯王梁国成安(今河南临汝)人。初为梁孝王(刘武,汉文帝刘桓之子,汉封诸侯王,王梁国)中大夫(掌议论),吴、楚等七国之乱时,韩安国抵御吴军,由此显名。 以后韩安国因犯法被判罪,蒙县(今河南商丘市北)监狱官吏田甲侮辱韩安国。韩安国说:“烧完之死灰难道不再燃烧起来吗?”田甲说:“燃烧起来就撒泡尿浇灭它。”不久,梁国出缺内史(治理京城及附近地区。职当郡守),朝廷派使者拜韩安国为梁国内史,把他从囚徒中再起为二千石俸禄之官员。狱吏田甲害怕得罪而逃跑。韩安国说:“田甲如不回来复就狱吏官职,我就要灭掉你的全家族。”田甲便脱衣露体前去认错。韩安国笑着说:“你可以撒尿啦!你们这些势利人还值得计较吗?”终于友善地对待他。此典又作“寒灰”、“死灰相惧”、“长孺然灰”、“汉圄寒灰”、“灰死韩安国”、“不然灰”、“未燃灰”、“寒灰见溺”、“溺死灰”、“复燃灰”、“内史之灰”、“然灰被溺”、“待溺余”、“灰然”。

【出典】:

史记》卷108《韩长孺列传》2859页:“其后安国坐法抵罪,蒙狱吏田甲辱安国。安国曰:‘死灰独不复然(“燃”本字)乎?’田甲曰:‘然即溺(niào尿,通“尿”。动词)之。’居无何(无几何时;不久),梁内史缺,汉使使者拜安国为梁内史,起徒(服劳役之犯人)中为二千石,田甲亡走。安国曰:‘甲不就官,我灭而(你)宗。’甲因肉袒(脱上衣,露肢体,表示请罪)谢。安国笑曰:‘可溺矣!公等足与治(较量)乎?’卒善遇之。”

【例句】:

南朝宋·鲍照《赠故人》之一:“寒灰灭更燃,夕华晨更鲜。” 北周·庾信《周柱国尔绵永神道碑》:“民知约法,未肯以狱吏为尊;吏识刑名,无敢以死灰相惧。” 唐·骆宾王《畴昔篇》:“冶长非罪曾缧,长孺然灰也经溺。” 唐·骆宾王《上吏部侍郎帝京篇》:“灰死韩安国,罗伤翟廷尉。” 唐·张说《卢巴驿闻张御史》:“皇恩若可再,为忆不然灰。” 唐·罗隐《孙员外赴阙后》:“宣室夜阑如有问,可能全忘未燃灰。” 宋·黄庭坚《次韵师厚》:“寒灰几见溺,铩翮常思奋。” 宋·陈师道《次韵无咎偶作》之二:“会有哀笼鸟,宁须溺死灰。” 宋·陆游《霜降前四日颇寒》:“盛衰君勿叹,已有复燃灰。” 宋·周必大《岳飞叙复元官制》:“坐急绛侯之系,莫然内史之灰。” 清·顾炎武《赠同系阎君明铎先生》:“一遇韩安国,同悲待溺余。” 清·林则徐《高阳台》:“春雷欺破零丁穴,笑蜃楼气尽,无复灰然。”


主谓 死灰,烧后的灰烬。比喻再次兴起。语本《史记·韩长孺列传》:“安国坐法抵罪,蒙狱吏田甲辱安国。安国曰:‘死灰独不复然乎?’田甲曰:‘然即溺之。’”邓贤《中国知青梦》15章:“一九七九年元月中旬,曾经席卷边疆各农场的知青罢工浪潮再度呈现~趋势。”△多用于描述失势后的再度复兴或已停止活动的事物又重新活动。→东山再起 卷土重来 ↔一蹶不振 斩草除根。也作“余烬复燃”、“死灰复燎”、“死灰复然”。


【典源】《史记·韩长孺列传》:“安国坐法抵罪,蒙狱吏田甲辱安国。安国曰:‘死灰独不复然乎?’田甲曰:‘然即溺之。’居无何,梁内史缺,汉使使者拜安国为梁内史,起徒中为二千石。田甲亡走。安国曰:‘甲不就官,我灭而宗。’甲因肉袒谢。安国笑曰:‘可溺矣! 公等足与治乎?’卒善遇之。”《汉书·韩安国传》亦载。

【今译】汉代韩安国字长孺,在梁孝王处任中大夫,后因事坐法抵罪入狱,蒙县狱吏田甲侮辱他。安国说:“死灰就不会复燃了吗?”田甲说:“如果复燃就用尿浇灭了。”过了一段,梁内史缺人,朝廷又拜安国为梁内史,位为二千石。田甲恐惧逃亡。安国说:“田甲不回来,我灭你的族。”田甲惶恐请罪。安国也宽赦了他。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人失势后又重新得意复位; 或形容人遭事乱而失势颓唐。

【典形】 不然灰、长孺然灰、待溺余、复燃灰、寒灰见溺、寒灰灭、汉圄寒灰、灰然、灰死韩安国、内史之灰、溺死灰、然灰被溺、死灰相惧、未燃灰、起死灰、田甲当时气、溺复然灰、寒灰复然、沉灰不然、死类余烟、死灰不然、灰土已寒、灰不然。

【示例】

〔不然灰〕 唐·张说《卢巴驿闻张御史》:“皇恩若可再,为忆不然灰。”

〔长孺然灰〕 唐 · 骆宾王 《畴昔篇》:“冶长非罪曾缧絏,长孺然灰也经溺。”

〔待溺余〕 清·顾炎武《赠同系阎君明铎先出》:“一遇韩安国,同悲待溺余。”

〔复燃灰〕 宋·陆游《霜降前四日颇寒》:“盛衰君勿叹,己有复燃灰。”

〔寒灰见溺〕 宋·黄庭坚《次韵师厚》:“寒灰几见溺,铩翮常思奋。”

〔寒灰灭〕 南朝宋·鲍照《赠故人》之一:“寒灰灭更燃,夕华晨更鲜。”

〔汉圄寒灰〕 唐·骆宾王《上兖州张司马启》:“延之顾盼,焰汉圄之寒灰。”

〔灰然〕 清·林则徐《高阳台》:“春雷欻破零丁穴,笑蜃楼气尽,无复灰然。”

〔灰死韩安国〕 唐·骆宾王《上吏部侍郎帝京篇》:“灰死韩安国,罗伤翟廷尉。”

〔内史之灰〕 宋·周必大《岳飞叙复元官制》:“坐急绛侯之系,莫然内史之灰。”

〔溺死灰〕 宋·陈师道《次韵无咎偶作》之二:“会有哀笼鸟,宁须溺死灰。”

〔然灰被溺〕 清·钱谦益《送马巽倩归会稽》:“和药趣来手欲战,然灰被溺目敢瞪。”

〔死灰相惧〕 北周·庾信《周柱国尔绵永神道碑》:“民知约法,未肯以狱吏为尊; 吏识刑名,无敢以死灰相惧。”

〔未燃灰〕 唐·罗隐《孙员外赴阙后》:“宣室夜阑如有问,可能全忘未燃灰。”


【词语死灰复燃】  成语:死灰复燃汉语词典:死灰复燃

猜你喜欢

  • 裙拖六幅湘江水

    六幅长裙下垂好似湘江碧波荡漾。 古人形容妇女衣裙之美。语出唐.李群玉《赠郑相并歌姬》:“裙拖六幅湘江水,鬓耸巫山一段云。”清.李渔《闲情偶寄.声容部.衣衫》:“古云:‘裙拖八幅湘江水’(按:“八”应

  • 坏宅

    源见“孔壁遗文”。指汉 鲁共王(一作鲁恭王)治宫室坏孔子旧宅事。唐李商隐《赠送前刘五经映三十四韵》:“挟书秦二世,坏宅汉诸王。”

  • 从空伸出拿云手,救出天罗地网人

    见〔从空伸出拿云手,提起天罗地网人〕。

  • 沙路

    同“沙堤”。唐李贺《沙路曲》:“柳脸半眠丞相树,珮马钉铃踏沙路。”宋张榘《贺新凉.寿壑相母夫人》词:“况是加恩封大国,锦诰鸾翔凤舞。便娱侍,鱼轩沙路。”【词语沙路】   汉语大词典:沙路

  • 宓君堂

    源见“鸣琴化治”。县衙的美称。唐郎士元《留别常著》诗:“宓君堂上能留客,明日还家应未迟。”

  • 古之遗爱

    仁爱有古人遗风。 旧时称颂为民造福的政治家。语出《左传.昭公二十年》:“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明史.夏原吉传》:“姚广孝还自浙西,称原吉曰:古之遗爱也。”偏正 其人仁爱有古人之

  • 召南分沃畴

    参见:周召分陕

  • 越俎

    同“越俎代庖”。《明史.许士柔传》:“未有追咎元年之史官,诋为越俎者也。”清李渔《闲情偶寄.声容》:“描鸾刺凤之事,闺阁中人人皆晓,无俟予为越俎之谈。”【词语越俎】   汉语大词典:越俎

  • 雀呼啄粟

    《论语.公冶长》皇侃义疏:“别有一书名论释曰:‘公冶长在狱六十日,卒日有雀子缘狱栅上相呼啧啧??,治长含笑。吏启主:冶长笑雀语,是以解鸟语。主教问冶长:雀何所道而笑之?冶长曰:雀鸣啧啧??,白莲水边,

  • 曳履

    同“曳履朝堂”。唐李德裕《重过列子庙追感》诗:“曳履忘年旧,弹冠久要情。”【词语曳履】   汉语大词典:曳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