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王恭柳”。明王思任《雪香庵诗集序》:“王恭春月,张绪当年,不足以偿其韵姿。”
同“琴上无弦”。清曹溶《卜算子.题琴师隐庵画像》词:“陶令无弦太寂寞,辜负樽中绿。”
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二:“盛文肃公丰肌(一作肥)大腹,而眉目清秀,丁晋公疎瘦如削,二公皆两浙人也,并以文辞知名于时。梅学士询在真宗时已为名臣,至庆历中,为翰林侍读以卒。性喜焚香,其在官舍,每晨起将亲
奚:何,什么。以:用。为:表示疑问的语气助词。 虽多又有何用? 常用于对多而无当的反诘。语出《论语.子路》:“诵《诗》三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宋.姜夔《姜氏诗说》:“诗之不工,只
《晋书.王祥传》:“王祥,字休征,琅邪临沂人……徐州刺史吕虔檄为别驾,祥年垂耳顺,固辞不受。览劝之,为具车牛,祥乃应召,虔委以州事。于时寇盗充斥,祥率励兵士,频讨破之。州界清静,政化大行。时人歌之曰:
《后汉书.钟离意传》:“钟离意字子阿,会稽山阴人也。……显宗即位(汉明帝庙号),征为尚书。时交阯太守张恢,坐臧千金,征还伏法,以资物簿入大司农,诏班赐群臣。意得珠玑,悉以委地而不拜赐。”东汉时,汉明帝
见〔颜色憔悴,形容枯槁〕。主谓 形体消瘦,面容憔悴。语出《楚辞·渔父》:“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战国策·秦策一》:“~,面目黧黑,状有归色。”△多形容人的形体、容貌。→
同“栉比鳞次”。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记》:“迩来林栖谷隐,栉比鳞差。”见“栉比鳞次”。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记》:“迩来林栖谷隐,~,美给华资,非第勿处;雄藩剧
同“食苹”。《艺文类聚》卷七七引南朝梁元帝《荆州放生亭碑》:“故知鱼鸟一观,俱在好生。欲使金床之雁,更及衡阳之侣;雪山之鹿,不充食萍之宴。”【词语食萍】 汉语大词典:食萍
源见“金碗”、“玉鱼”。指殉葬品,先朝遗物。清杨绳武《孝陵》诗:“金碗玉鱼无恙在,不须清泪滴铜仙。”【典源】 《太平御览》 卷八十八引《汉武故事》曰:“邺县又有一人,于市货玉杯,吏疑其御物,欲捕之,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