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项羽本纪》:“汉王乃追项王至阳夏南,止军,与淮阴侯韩信、建成侯彭越期令而击楚军。至固陵,而信越之兵不会。……(汉王)谓张子房曰:‘诸侯不从约,为之奈何?’对曰:‘楚兵且破,信、越未有分地,其不
唐.杜甫《佳人》诗:“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后用“出山泉水”作为出仕做官的人,不再象未“出山”时那样清高纯洁的典故。偏正 出山,喻出仕,即做官。没做官时清白,一做官就不那么清白了。唐·杜甫《佳人》
西晋.陈寿《三国志.吴书.吴主权传》注引干宝《晋纪》:“魏文帝之在广陵,吴人大骇,乃临江为疑城,自石头至于江乘,车以木桢,衣以苇席,加采饰焉,一夕而成。魏人自江西望,甚惮之,遂退军。”原指三国时东吴为
同“亦步亦趋”。李劼人《大波》一部一章:“老顽固们还更骂我是维新派,是一步一趋在学周孝怀 周观察。”亦指紧跟着行走。清 百一居士《壶天录》卷下:“斜睨之,美而艳,一步一趋,相离仅尺咫耳。”见“亦步亦趋
见“枫落吴江”。宋陆游《秋兴》诗:“才尽已无枫落句,身存又见雁来时。”【词语枫落】 汉语大词典:枫落
《诗.邶风.旄丘》:“琐兮尾兮,流离之子。”朱熹集传:“琐,细;尾,末也。流离,漂散也……言黎之君臣,流离琐尾,若此其可怜也。”后因以“琐尾”谓颠沛流离,处境艰难。明陈子龙《报夏考功书》:“不孝琐尾遁
同“得陇望蜀”。梁启超《论民族竞争之大势》:“其奈得寸入尺,获陇望蜀者,既眈眈相逼乎前,而政府之慑狐威者,今日许以寸,明日予以尺;民间之贪蝇利者,甲也导诸陇,乙也导诸蜀。”见“得陇望蜀”。梁启超《论民
源见“枯井藏书”。对宋遗老郑思肖的敬称。清钱谦益《题画四君子图》诗:“怀哉眢井翁,画兰不画地。”钱曾注:“郑所南著《心史》,藏之北禅寺井中,故目之谓眢井翁。”【词语眢井翁】 汉语大词典:眢井翁
《庄子.则阳》:“孔子之楚,舍于蚁丘之浆。其邻有夫妻臣妾登极者。……孔子曰:‘是圣人仆也。是自埋于民,自藏于畔……是其市南宜僚邪?’子路请往召之。孔子曰:‘已矣!彼知丘之著于己也,知丘之适楚也,以丘为
源见“后至之诛”。谓叛逆作为。唐王维《送秘书晁监还日本诗序》:“舜觐群后,有苗不服;禹会诸侯,防风后至。”【典源】《国语·鲁语下》:“吴伐越,堕会稽,获骨焉,节专车。吴子使来好聘,且问之仲尼,曰:‘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