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济世安民

济世安民

拯济社会,安定百姓。出自唐太宗的事迹。唐太宗,即李世民(599-649年),唐高祖李渊之次子。史载,他四岁时,有一书生为其相面,说:“这个孩子有龙凤之姿,天日之表。20岁必能济世安民。”李渊遂取“济世安民”之义,为其命名。隋末,他首劝李渊起兵,并在李渊夺取政权、统一中国的战争中,起了重要作用,被封为秦王、尚书令。武德九年(626年),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了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逼迫李渊退位,自己做了皇帝。

【出典】:

旧唐书》卷2《太宗本纪上》21页:“有书生自言善相,谒高祖曰:‘公贵人也,且有贵子。’见太宗,曰:‘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年将二十,必能济世安民矣。’高祖惧其言泄,将杀之,忽失所在,因采‘济世安民’之义以为名焉。”

【例句】:

明·崔时佩《西厢记·萧寺停表》:“空怀济世安民略,不见男婚女嫁时。”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21卷:“天挺英豪志量开,休教轻觑小儿孩。未施济世安民手,先见惊天动地才。” 明·抱瓮老人《今古奇观》15卷:“那官人胸藏锦绣,满腹珠玑,有经天纬地之才,济世安民之志。”


并列 使社会稳定,使人民安定。形容有远大的抱负。朱苏进、胡建新《康熙帝国》:“太祖出身布衣,聪明神武,抱~之志,拨乱拔强,十五载而成帝业。”△褒义。多用于写人的抱负。


【词语济世安民】  成语:济世安民汉语词典:济世安民

猜你喜欢

  • 有司

    古代官吏都各有专司,因此,凡专司其事的各级各部门官吏都可称“有司”。司:掌管,职掌。《书.立政》:“惟有司之牧夫。”《周礼.地官、泉府》:“凡民之贷者,与其有司,办而授之。”郑玄注:“有司,其所属吏也

  • 半豹

    《晋书.殷仲文传》:“仲文善属文,为世所重,谢灵运尝云:‘若殷仲文读书半袁豹,则文才不减班固。’言其文多而见书少也。”《世说新语.文学》言是庾亮语。袁豹字士蔚,博学善文辞。“半豹”原意是说殷仲文读书不

  • 瘦损何郎

    北朝.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篇》:“何逊诗实为精巧,多形似之言,扬都论者,恨其每病苦辛,饶贫寒气。”宋.姜夔词《暗香》:“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

  • 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

    道义:旧谓道德义理,现指道德正义。辣手:老辣之手。谓作文老练而有锋芒。 一副铁肩膀承担着道义的重任,一双老辣之手写出锋利的文章。 形容人坚持真理,敢想敢说,敢作敢为。语出明.杨继盛《大明湖铁公祠联

  • 丘首狐

    源见“狐死首丘”。比喻怀念故土的人。柳亚子《沙湖钓月图题词为筱墅梅痕伉俪作》诗之四:“句东风土清嘉县,数典吾惭丘首狐。”

  • 迎刃冰解

    同“迎刃而解”。宋 叶適《题张君所注佛书》:“至于要言微趣,人所难知,往往迎刃冰解。”见“迎刃而解”。宋·叶适《题张君所注佛书》:“至于要言微趣,人所难知,往往~。”【词语迎刃冰解】  成语:迎刃冰解

  • 古今一人

    宋.苏轼《书吴道子画后》:“道子画人物,如以灯取影,逆来顺往,旁见侧出,横竖平直,各相乘除。得自然之数,不差毫末。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所谓游刃余地,运斤成风,盖古今一人而已。”原是称赞

  • 中青钱

    源见“青钱万选”。喻应试及第。明周履靖《锦笺记.及第》:“遥看虎榜高悬,高悬;诸公咸中青钱,青钱。”

  • 寄缣

    参见:问缣

  • 鸡犬识新丰

    《西京杂记》卷二载:汉高祖刘邦都长安,从故乡丰县把他父亲接到皇宫里养老,其父离开故里凄然不乐。刘邦乃在长安东按故乡样式建造一个新丰县,徙诸故人于此,放鸡犬于大道,各能自识其家。其父乃乐,日与故人饮酒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