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滥竽充数

滥竽充数

比喻没有真才实学,虚在其位、聊以充数,有时也用于自谦。战国时齐宣王听人奏竽,每次都要三百人一齐吹。有个复姓南郭的先生,要求为他吹竽,宣王很高兴。这样,单为吹竽而食俸者达数百人之多。齐宣王死后,齐湣王即位。他也很喜欢听竽,但他愿意听独奏,要求演奏者轮流来吹。这样,南郭先生便混不下去了,只好偷偷地溜掉了。

【出典】:

韩非子·内储说上》:“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例句】:

唐·姚思廉 《梁书·庾肩吾传》:“朱丹既定,雌黄有别,使夫怀鼠知惭,滥竽自耻。” 鲁迅《准风月谈·归厚》:“作者在谣言文学上,也还是‘滥竽充数’。”


主谓 不会吹竽的人混在会吹竽的人中间凑数。典出《韩非子·内储说上》:“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后比喻没有真本事的人混在有真本事的人里充数。也比喻以次充好。有时也用以表示自谦。李云德《沸腾的群山》:“副队长换上了魏富海,其实魏富海也不是什么技术人员,只是~。”△贬义。用于写假冒凑数。→鱼目混珠 备位充数 ↔百里挑一 出类拔萃 宁缺毋滥货真价实。也作“南郭滥竽”。


解释滥:虚妄不实,蒙混。竽:古代竹制簧管乐器,与笙相似而略大。充数:凑数。指没有真才实学者冒充有本领,混在行家里凑数。也比喻以次充好。

出处韩非子·内储说上》:“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悦)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齐宣王喜欢听人吹竽,而且喜欢听三百人的合奏。有位南郭先生,本不会吹竽,看到这种情况,觉得有机可乘,就请求加入吹奏的队伍。宣王很高兴,给他和大家一样的待遇,让他和大家一起吹奏,南郭先生因此照样得到赏赐。

齐宣王死后,齐湣王继承了王位。湣王也喜欢听竽,但是他和父亲不同,他喜欢听乐手一个一个地独奏。南郭先生一看蒙混不下去,就只好偷偷地溜走了。

近义鱼目混珠

例句

在这个实力强劲的技术团队中,个个都堪称行家里手,滥竽充数者在这里毫无立锥之地。


【词语滥竽充数】  成语:滥竽充数汉语词典:滥竽充数

猜你喜欢

  • 归来引

    源见“陶令归去来”。即《归去来兮辞》。宋彭乘《墨客挥犀》卷八:“诸葛孔明《出师表》,李令伯《陈情表》,陶渊明《归来引》,皆然如肝肺中流出,殊不见有斧凿痕。”【词语归来引】   汉语大词典:归来引

  • 伍员白马

    源见“伍胥潮”。指传说中的潮神伍子胥。元吴讷《东轩》诗:“伍员白马今何在,几处荒台野鹿眠。”

  • 马上得天下

    指陆贾回答刘邦说:您在马上征战取得天下,难道可以在马上治理天下吗?后以此典比喻以武建国,以文治国。陆贾,楚国人,以门客身分跟随刘邦平定天下,被称为有口才之说客,他在高祖刘邦身边,时常出使诸侯。在刘邦即

  • 经传拱汉皇

    晋.葛洪《神仙传》卷三《河上公》:“(河上)公结草为庵于河之滨。帝读《老子经》颇好之,敕诸王及大臣皆诵之,有所不解数事,时人莫能道之。闻时皆称河上公解《老子经》义旨,乃使赍所不决之事以问。公曰:‘道尊

  • 冬青愁

    源见“冬青树”。表示对旧朝的缅怀。清潘耒《韩蕲王墓碑歌》:“张王秦相墓何在,六陵萧萧冬青愁。”

  • 蒋家二仲

    源见“蒋生径”。原指蒋诩二友羊仲、求仲,借指高洁的隐士。元 杨维祯《乙酉四月二日与蒋桂轩伯仲诸友同泛震泽大小雷望洞庭之峰》诗:“蒋家二仲素奇士,更有登高羊叔子。”

  • 积甲山齐

    《后汉书.刘盆子传》:“樊崇乃将盆子及丞相徐宣以下三十余人肉袒降,上所得传国玺绶、更始七尺宝剑及玉璧各一,积兵甲宣阳城西,与熊耳山齐。”汉光武帝大破赤眉军,樊崇等率众归降,兵甲堆积,高与熊耳山齐。兵甲

  • 十三楼

    宋周淙《乾道临安志.楼》:“十三间楼去钱塘门二里许,苏轼治杭日,多治事于此。”本为宋代杭州名胜,宋苏轼《南歌子.游赏》词有“游人都上十三楼,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之句,后泛指供游乐的名楼。清曹寅《诸敏庵

  • 郭伋待期

    《后汉书.郭伋传》:“郭伋字细侯,扶风茂陵人也……(建武)十一年……乃调伋为并州牧……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有儿童数百,各骑竹马,道次拜迎。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伋

  • 鱼劳

    源见“鲂鱼赪尾”。喻指奔波劳顿。唐李商隐《为张周封上杨相公启》:“击水三千,暂随鹏运;墱流十二,免使鱼劳。”【词语鱼劳】   汉语大词典:鱼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