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竭泽而渔

竭泽而渔

①泛指违反自然规律,肆意掠夺自然资源。《淮南子·本经训》: “逮至衰世……刳胎杀夭,麒麟不游: 覆巢毁卵,凤凰不翔; 钻燧取火,构木为台;焚林而田,竭泽而渔; 人械不足,畜藏有余,而万物不繁,兆萌芽卵胎而不成者,处之太半矣。” ②比喻谋虑不深而恣意攫取眼前利益。黄侃《钞票歌》: “尔来乱政思匪夷,竟向邻国呼庚癸。竭泽而渔鱼无劳,裔然大国皆赪尾。” ●《吕氏春秋·义赏》: “昔晋文公将与楚人战于城濮,召咎犯而问曰: ‘楚众我寡,奈何而可? ’ 咎犯曰: ‘臣闻繁礼之君,不足于文; 繁战之君,不足于诈。君亦诈之而已。’ 文公以咎犯言告雍季,雍季曰: ‘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 焚薮而田,岂获不得?而明年无兽。诈伪之道,虽今偷可,后将无复,非长术也。’文公用咎犯之言,而败楚人于城濮。反而为赏,雍季在上。” 文: 指礼乐的盛大。泽: 池泽。薮(sou): 水浅草茂的沼泽地。田: 通 “畋” ,打猎。偷: 苟且。城濮: 春秋卫地,在今河南范县南。咎犯: 即狐偃,字子犯。晋国卿。相传雍季曾以放干湖水捕鱼会使以后无鱼可捕为喻,劝说晋文公不可贪一时之利而行诈伪之道,损害晋国的长远利益。


见“焚林而田,竭泽而渔”。邹韬奋《经历》:“可是听老同学们说起做了‘优行生’可以得到免缴学费的优待,对于我当时~的苦况却不无小补。”


【典源】《吕氏春秋·义赏》:“昔晋文公将与楚人战于城濮。召咎 (舅) 犯而问曰:‘楚众我寡,奈何而可?’咎犯对曰:‘臣闻繁礼之君不足于文,繁战之君不足于诈。君亦诈之而已。’文公以咎犯言告雍季。雍季曰:“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 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诈伪之道,虽今偷可,后将无复,非长术也。’”

【今译】 春秋时,晋文公将与楚国在城濮交战,晋文公召见狐偃 (字子犯),问道:“楚众我寡,如何行动才能取胜呢?”狐偃回答:“讲求礼仪的君王不厌烦礼节,多谋善战的君王不厌烦诈兵之计。您采用诈兵之计就可以了。”晋文公把此意讲给雍季,雍季说:“把水泽淘干去捉鱼,怎能得不到鱼? 可第二年就没有鱼了; 烧毁树林去捕野兽,怎能捉不到兽?而第二年就没有野兽了。欺诈的战法,虽然现在可得计一时,以后再也不能使用,因此这不是长久之计。”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只图眼前利益,没有长远打算; 也比喻残酷榨取,尽其所有。

【典形】 竭泽心、竭泽渔、虞竭泽。

【示例】

〔竭泽心〕 唐·皮日休《药鱼》:“吾无竭泽心,何用药鱼药。”

〔竭泽渔〕 宋·苏轼《和陶拟古》之六:“本欲竭泽渔,奈此明年何。”


【词语竭泽而渔】  成语:竭泽而渔汉语词典:竭泽而渔

猜你喜欢

  • 采珠

    源见“探骊得珠”。喻求取珍贵之物。唐李白《送蔡山人》诗:“采珠勿惊龙,大道可暗归。”【词语采珠】   汉语大词典:采珠

  • 盐絮

    源见“咏絮”。指美好的诗句。宋苏轼《次韵仲殊雪中游西湖》之二:“乞得汤休奇绝句,始知盐絮是陈言。”亦以指诗才。宋李清照《青玉案》词:“盐絮家风人所许。如今憔悴,但馀双泪,一似黄梅雨。”【词语盐絮】  

  • 封家嫂

    同“封姨”。明许自昌《水浒记.纵骑》:“早见那封家嫂一时林下彻,张超雾五里空中合。”

  • 鱼龙绝技

    同“鱼龙戏”。宋苏轼《仆领贡举未出》诗:“鱼龙绝技来千里,斑白遗民数四朝。”【词语鱼龙绝技】   汉语大词典:鱼龙绝技

  • 道肥

    同“战胜得道肥”。宋黄庭坚《和答莘老见赠》:“履拂知道肥,净室见天游。”【词语道肥】   汉语大词典:道肥

  • 原思病

    《庄子.让王》:“子贡曰:‘嘻!先生何病?’原宪应之曰:‘宪闻之,无财谓之贫,学而不能行谓之病。今宪贫也,非病也。’”事又见《韩诗外传》第一卷第九章、汉.刘向《新序.节士》、《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 东山意

    《世说新语.排调》:“谢公始有东山之志,后严命屡臻,势不获已,始就桓公司马。”东晋.谢安有一度曾隐居会稽东山,无出仕之心,有山水之意。后因用为咏隐居志向之典。唐.陈子昂《题居延古城赠乔十二知之》诗:“

  • 寝苫枕草

    古时居父母之丧的礼节。《左传.襄公十七年》:“居倚庐,寝苫枕草。”又作“寝苫枕块”。苫( ㄕㄢ shān 山):草垫。枕草:以草把为枕。枕块:以土块为枕。寝苫是哀亲之在草,枕块则哀亲之在土。见“寝

  • 卧龙遭谗

    《晋书.嵇康传》:“初,康居贫,尝与向秀共锻于大树之下,以自赡给。颖川钟会,贵公子也,精练有才辩,故往造焉。康不为之礼,而锻不辍。……会以此憾之。及是,言于文帝曰:‘嵇康,卧龙也,不可起。公无忧天下,

  • 量金买赋

    同“黄金买赋”。唐黄滔《司马长卿》诗:“汉宫不锁陈皇后,谁肯量金买赋来?”连动 称着金子来买赋。据汉·司马相如《长门赋·序》:“孝武皇帝陈皇后,时得幸,颇妒,别在长门宫,愁闷悲思。闻蜀郡成都司马相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