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埋舜祠
东汉.应劭《风俗通义》卷六《声音》:“昔章帝时,零陵文学奚景于冷道舜祠下得笙,白玉管。知古以玉为管,后乃易之以竹耳。”
后汉章帝时,曾在舜祠下发现白玉的笙,乃知古以玉制笙,后才用竹制造。后遂用为古乐失传之典。
唐.李贺《苦篁调啸引》诗:“无德不能得此管,此管沉埋虞舜祠。”
东汉.应劭《风俗通义》卷六《声音》:“昔章帝时,零陵文学奚景于冷道舜祠下得笙,白玉管。知古以玉为管,后乃易之以竹耳。”
后汉章帝时,曾在舜祠下发现白玉的笙,乃知古以玉制笙,后才用竹制造。后遂用为古乐失传之典。
唐.李贺《苦篁调啸引》诗:“无德不能得此管,此管沉埋虞舜祠。”
《孔子家语》卷九七十二弟子解:“曾参南武城人,字子舆,少孔子四十六岁,志存孝道,故孔子因之以作孝经。齐尝聘欲以为卿而不就,曰:‘吾父母老,食人之禄,则忧人之事,故吾不忍远亲而为人役。’参后母遇之无恩,
源见“酌贪泉”。指贪泉。清赵翼《寿全惕庄鹹使六十》诗:“最绩早同刘晏粟,清心仍酌隐之泉。”
《书.汤誓序》:“伊尹相汤伐桀,升自陑(注:音ér,山名,传说即河东县之雷首山。)”传:“桀都安邑,池升道从陑。”汤相伊尹,发迹于陑,终于助汤灭了夏桀,成为殷的开国元勋。后因用“升陑”为发迹、创业之始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耿国传》:“是时乌桓,鲜卑屡寇外境,国素有筹策,数言边事,帝器之。及匈奴薁鞬日逐王比自立为呼韩邪单于,款塞称藩,愿扞御北虏……(耿国)曰:‘臣以为宜如孝宣故事受之,令东扞鲜卑,北
源见“燕市悲歌”。抒写悲壮苍凉的气氛或情怀。宋陆游《老将》诗:“百战西归变姓名,悲歌击筑醉湖城。”并列 形容气氛悲壮苍凉。语本《史记·刺客列传》:“战国时,荆轲受燕太子丹托付,入秦刺秦王,太子及朋友们
源见“珠连璧合”。喻众美毕集,相得益彰。柳亚子《席上赋赠蔡贤初将军罗西欧夫人伉俪》诗:“璧合珠联今日事,金闺国士羡温恭。”见“珠联璧合”。【词语璧合珠联】 成语:璧合珠联汉语大词典:璧合珠联
《庄子.盗跖》:“鲍焦饰行非世,抱木而死。”《史记.鲁仲连列传》唐.张守节《正义》注引《韩诗外传》:“姓鲍,名焦,周时隐者也。饰行非世,廉洁而守,荷担采樵,拾橡充食,故无子胤,不臣天子,不友诸侯。子贡
同“击钟鼎食”。唐韦应物《贵游行》:“平明击钟食,入夜乐未休。”【词语击钟食】 汉语大词典:击钟食
同“挂席为门”。唐杜甫《弊庐遣兴奉寄严公》诗:“还思长者辙,恐避席为门。”
比喻积恶累累,罪大恶极。周武王十一年,周武王率师伐纣。到达孟津时,集合全军,宣读誓辞。誓辞在列举商纣王的各种罪行之后,他说,商纣罪恶,就好象串在绳子上的东西一样,早已串得满满的了。因此之故,上天才命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