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纲举目张

纲举目张

纲,网上的总绳。目,网上的眼子。全句原指提起网上的大绳,所有网眼都会张开。后泛指条理分明,或抓住主要环节,带动一切。商朝盘庚在位时期,迁都于殷。臣民都不安新居,盘庚便对他们加以训戒和开导。他指出,各级官员贵族不愿迁都完全都是出于贪图安逸的私心杂念。他还说,只有把网结在纲上,才会有条理而不致紊乱;农夫只有尽力耕作,才会有好收成。贵族、官员只有屏去私心,才会有利于国家。

【出典】:

尚书·盘庚》上:“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若农服田力穑,乃亦有秋。”

【例句】:

秦·吕不韦《吕氏春秋·用民》:“用民有纪有纲,一引其纪,万目皆起;一引其纲,万目皆张。” 东汉·郑玄《诗谱序》:“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 南宋·蔡沈《书集传》:“纲举则目张,喻下从上,小从大。”


并列 纲,鱼网上的总绳。举,提起。目,鱼网上的眼。张,张开。提起网上的大绳,所有的网眼就张开。比喻抓住主要环节,带动次要环节。语本《吕氏春秋·用民》:“一引其纲,万目皆张。”汉·郑玄《诗谱序》:“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例]看起来这类知识好像浩如烟海,但只要抓住主要部分,就可以“~”,让我们理解它的梗概。△褒义。用于描写正确。也作“纲挈目张”。


【词语纲举目张】  成语:纲举目张汉语词典:纲举目张

猜你喜欢

  • 鸣凤有岐

    同“鸣岐”。明李东阳《郊斋和张养正》诗:“鸣凤有岐还盛世,神龟出洛自何年?”

  • 箕颍

    晋.皇甫谧《高士传.许由》:“由于是遁而耕于中岳,颍水之阳,箕山之下。”许由是传说中的隐士,因以传说中其隐居之地“箕颍”称谓隐者之居。南朝.宋.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徐干序》:“少无宦情,有箕颍之

  • 阋墙

    《诗经.小雅.棠棣》:“兄弟阋(阋,音xì,争吵)手墙,外御其务(侮)。”这两句诗意是:虽然兄弟之间在家不免互相争吵,但总还是内部矛盾,而一旦遇到了外人的欺侮,就要共同抵御。后因以“阋墙”指兄弟争斗不

  • 头风笔下痊

    源见“檄医头疾”。形容文章精辟动人。唐 李縠《浙东罢府西归酬别张广文皮先辈陆秀才》诗:“岂有头风笔下痊,浪成蛮语向初筵。”

  • 种放

    《宋史.隐逸传上.种放》:“独放与母俱隐终南豹林谷之东明峰,以讲习为业,从学者众,……即日授左司谏、直昭文馆……四年正月,复来朝,拜工部侍郎……放遂表徙居嵩山天封观则。然犹往来终南按视田亩。”种放,北

  • 使者星

    同“使臣星”。明王世懋《送李太史元甫册封蜀藩》诗:“汉宫朝浥仙人露,益部宵占使者星。”

  • 吃虎胆

    形容胆大。唐代张鷟《朝野佥载》卷六:“贞观中,冀州武强丞尧君卿失马,既得贼,指而骂曰:‘老贼吃虎胆来,敢偷我物!’”犹言吃了老虎的胆子,竟如此大胆。述宾 比喻人的胆子很大。唐·张鷟《朝野佥载》卷6:“

  • 临邛客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会梁孝王卒,相如归,而家贫,无以自业。素与临邛令王吉相善,吉曰:‘长卿久宦游不遂,而来过我。’于是相如往,舍都亭。临邛令缪为恭敬,日往朝相如。相如初尚见之,后称病,使从者谢吉

  • 迎新送故

    见“送故迎新”。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香山居士》引宋·宋祁《守岁》:“~只如此,且尽灯前婪尾杯。”【词语迎新送故】  成语:迎新送故汉语大词典:迎新送故

  • 鱼龙曼羡

    源见“鱼龙漫衍”。比喻世事变幻。清龚自珍《小游仙词》之六:“顽仙一觉浑瞒过,不在鱼龙曼羡中。”主谓 曼羡,延伸变化。比喻世事变幻。清·龚自珍《小游仙词》:“顽仙一觉浑瞒过,不在~中。”△贬义。用于指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