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蜡屐

蜡屐

世说新语.雅量》:“祖士少好财,阮遥集好屐(晋阮孚,字遥集,阮咸子。屐,音jī,一种木制鞋),并恒自经营,同是一累(负担),而未判其得失。人有诣祖,见料视财物,客至,屏当未尽(屏当,音bìng dàng,亦作摒挡,收拾),余两小簏著背后(簏,音lù,竹箱),倾身障之,意未能平(指心绪有些慌张不安)。或有诣阮,见自吹火蜡屐(在屐上涂蜡,以使光润),因叹曰:‘未知一生当著几量屐(量,双,或作緉、两,义同)?’神色闲畅。于是胜负始分。”

晋人祖约好积财,有客拜访,怕人知道,便神色慌张地进行掩遮。阮孚喜爱木屐,有客拜访,见他正自燃火涂蜡,并自己叹息说,也不知道这一辈子能穿几双木屐呢?神情闲畅而安适。积财与好屐虽同是一种负担,但相形之下,还是清廉自守安闲自适的阮孚比聚财致富时时提心吊胆的祖约要胜过一筹了。后因用为咏安闲自适或借喻纵情游历的典故。

宋.辛弃疾《满江红》词:“佳处径须携杖去,能消几緉平生屐?”元.王恽《游万箇寺诗》:“寻源入云萝,不惜阮屐败。”宋.陆游《剑南诗稿》卷八《幽居》诗之二:“强健犹穿几两屐?荣华正似一絇丝。”


【词语蜡屐】   汉语词典:蜡屐

猜你喜欢

  • 八米卢郎

    《北史.卢思道传》:“文宣帝崩,当朝文士各作挽歌十首,择其善者而用之……唯思道独得八篇。故时人称为‘八米卢郎’。”八米,指谷的出米率达到八成,表示上等。一说,为“八采”之误,指卢思道所作的十首诗被采用

  • 京洛衣尘

    同“京洛尘”。唐赵嘏《经无锡县醉后吟》诗:“京洛衣尘在,江湖酒病深。”

  • 两楹

    源见“夫子梦奠”。两楹,房屋正厅当中两根柱子。两楹之间是房屋正中所在。后借指停放棺柩、举行祭奠之所。晋陆机《挽歌》之一:“舍爵两楹位,启殡进灵轜。”亦表示人之死亡。唐王起《贡举人谒先师闻雅乐》诗:“两

  • 萱苏

    源见“萱草忘忧”。表示忘忧释劳。南朝 宋谢灵运《郡东山望溟海》诗:“萱苏始无慰,寂寞终可求。”南朝 陈徐陵《〈玉台新咏〉序》:“庶得代彼萱苏,微蠲愁疾。”【词语萱苏】   汉语大词典:萱苏

  • 蟠木材

    同“蟠木”。唐钱起《山中春仲寄汝上王恒颍川沈冲》诗:“隐者守恬泊,春山日深净。谁知蟠木材,得性无人境。”

  • 沧海探珠

    源见“探骊得珠”。比喻在人世间探求真理。元袁桷《次韵王正臣书史试院书事二首》之二:“白头心更苦,沧海探珠还。”

  • 函关紫气

    源见“紫气东来”。借指圣贤或隐逸的高士。清王昶《绛都春.丙申正月回至成都游青羊宫》词:“共瞻仰犹龙风格,函关紫气,经传尹喜,常垂竹帛。”

  • 迎紫姑

    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卷五:“世有紫姑神,古来相传,云是人家妾,为大妇所嫉,每以秽事相次役,正月十五日感激而死。故世人以其日作其形,夜于厕间或猪栏边迎之。”紫姑,是传说中的神名。古时儿女有夜迎紫姑神

  • 青女飞霜

    同“青女司霜”。清袁枚《和涂长卿秀才九月开牡丹之作》诗:“紫云题句因红叶,青女飞霜到绛楼。”【典源】《淮南子·天文训》:“至秋三月,地气不藏,乃收其杀,百虫蛰伏,静居闭户,青女乃出,以降霜雪。”汉·高

  • 胡琴击碎

    源见“市中碎琴”。谓设法见知于世。清徐釚《贺新凉.旅况自遣》词:“五陵年少都通显。叹狂生,胡琴击碎,唾壶敲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