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河阳一县花”。宋欧阳修《和应之同年兄秋日雨中登广爱寺阁寄梅圣俞》:“纵使河阳花满县,应须留滞感潘毛。”
源见“玉楼受召”。称文人逝世。《花月痕》四七回:“嗣后又知痴珠赴召玉楼,秋痕身殉。”【词语赴召玉楼】 成语:赴召玉楼汉语大词典:赴召玉楼
思:思考。学:学习。 一味思考而不学习。 指爱好空想而不愿读书的那种不良学风。语出《论语.为政》:“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明.钟惺《官古愚先生传》:“夫思而不学,非独儒生,作官亦有之,不读
同“泣团扇”。唐李咸用《倢伃怨》诗:“不得团圆长近君,珪月鈋时泣秋扇。”
在灶上扫除不洁之物。 比喻轻而易举。语出《史记.李斯列传》:“夫以秦之强,大王之贤,由灶上骚除,足以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此万世之一时也。”裴駰集解:“徐广曰:骚音扫。”司马贞索隐:“言秦欲并
《玉台新咏》卷一《古诗八首》其一:“新人从门入,故人从阁去。新人工织缣,故人工织素。织缣日一匹,织素五丈余。将缣来比素,新人不如故。”古诗中常以“织素”表现被休弃的妇女工于纺织,善操家务。后世诗文中常
汉.司马相如《子虚赋》:“楚使子虚使于齐,王悉发车骑,与使者出畋。畋罢,子虚过姹乌有先生,亡是公存焉。”“乌有先生”系司马相如虚拟的人名。乌有,即没有。乌有先生,即本无此人,语含荒诞不径之意。司马迁《
同“玉树泥埋”。唐陈子昂《同旻上人伤寿安傅少府》诗:“金兰徒有契,玉树已埋尘。”
源见“梁鸿赁庑”。谓贤士避世隐居。清王鹏运《青山湿遍》词:“谁信皋桥赁庑,飘零天壤王郎。”
源见“嗜痂”。指有恶癖的人。清 袁龙《端正好.寿业师爱庐兄五十》套曲:“人说他善骂祢衡,嗜癖刘邕,观井钱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