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褰裳

褰裳

竹书纪年》卷上:“〔十四年卿云见,命代虞事〕帝乃再歌曰:‘日月有常,星辰有行……精华已竭,褰裳去之。’于是八风循通,庆云丛聚……乃设坛于河,依故事。”此记上古相继禅让帝位之事,后因以“褰裳”为帝王让位的典故。《旧唐书.苏安恒传》:“岂不思虞舜褰裳,周公复辟,良以大禹至圣,成王既长,推位让国,其道备焉。”清唐孙华《读梅村先生鹿樵纪闻有感题长句》之五:“运终三百合褰裳,谁谓忧勤致覆亡。”

战国策.宋卫策》、《淮南子.修务训》载:相传公输班为楚设置云梯,欲攻宋,墨翟闻之,“自鲁趍而十日十夜,足重茧而不休息,裂衣裳裹足”,赴郢说楚王。后遂以“褰裳”为不辞劳苦,急于为国事奔波之典。清黄宗羲《钱忠介公传》:“时平则高洗耳,世乱则美褰裳。”


【词语褰裳】   汉语词典:褰裳

猜你喜欢

  • 秦台一镜

    同“秦庭朗镜”。清 钱峙《端正好.于公祠万姓迎神曲》套曲:“又子见照胆秦台一镜悬,绝不株连。”

  • 民惟邦本

    《人民是国家的根本。《书.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惟:为,是。见“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元史·岳桂传》:“~,伤本以敛怨,亦非宰相福也。”【词语民惟邦本】  成语:民惟邦本汉语大词典:民

  • 泥牛入海无消息

    比喻一去不复返。语出宋.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八.龙山和尚》:“洞山又问和尚:‘见个什么道理,便住此山?’师云:‘我见两个泥牛斗入海,直至如今无消息。’”郭沫若《满江红》:“桀犬吠尧堪笑止,泥牛入海无消

  • 衙官屈

    源见“衙官屈宋”。谓自视文才甚高。清赵翼《女史鲍尊古赐题拙集推许过当走笔奉谢》诗之二:“老夫不敢衙官屈,稽首仙台拜鲍姑。”

  • 竞絿

    《诗.商颂.长发》:“不竞不絿,不刚不柔。”毛传:“絿,急也。”朱熹集传:“竞,强;絿,缓也。”后因称施政缓急适当为“竞絿”。清钱谦益《父国聘赠承德郎太仆寺寺丞》:“操仁心以为质,匪刚柔而竞絿。”【词

  • 时难得而易失

    良好的时机很难得到,却容易丢失。 劝人不要错过时机。语出《史记.淮阴侯列传》:“夫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难得而易失也。”《后汉书.皇甫嵩传》:“难得而易失者时也。时至不旋踵者几也。故圣人顺时以动,智者

  • 冯谖市义

    《战国策.齐策四》载:战国时,孟尝君使冯谖收债于薛,冯谖焚债契而归,孟尝君怪之,冯谖曰:“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窃以为君市义。”事后一年,齐王不用孟尝君,

  • 稚子

    本义为小儿;又喻指笋或作笋的别名。唐代杜甫《漫兴》诗:“竹根稚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宋代姚宽《西溪丛语》:“杜牧之诗:‘小莲娃欲语,幽笋稚相携。’言笋如稚子,与‘竹根稚子’同意。”《事物异名录.

  • 晏子楹

    《晏子春秋.内篇杂下》:“晏子病,将死,凿楹纳书焉。谓其妻曰:‘楹语也,子(儿子)壮而示之。’”后遂以“晏子楹”指先人遗言留处。唐李商隐《五言述德抒情诗》:“经出宣尼壁,书留晏子楹。”【典源】《晏子春

  • 倾柱

    《淮南子.天文训》:“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据传说古人相信天圆地方,天有柱支撑,古代共工与颛顼争夺帝位,失败后怒而撞折立柱,以致天倾复。后遂用以喻行将倾复的政权。《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