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赤松子

赤松子

淮南子.齐俗训》:“今夫王乔、赤诵子,吹呕呼吸,吐故内新,遗形去智,抱素反真,以游玄眇,上通云天。”(按,赤诵子即赤松子)旧题汉.刘向《列仙传.赤松子》:“赤松子者,神农时雨师也。服水玉以教神农,能入火自烧,往往至昆仑山上,常止西王母石室中,随风雨上下,炎帝少女追之,亦得仙俱去。至高辛时复为雨师。今之雨师本是焉。”

赤松子,是古代传说中的仙人,为神农时的雨师。后用为咏仙人之典。

唐.陈子昂《春日登金华观》诗:“还疑赤松子,天路坐相邀。”唐.杜甫《寄韩谏议》诗:“似闻昨者赤松子,恐是汉代韩张良。”


【典源】 汉·刘向《列仙传》:“赤松子者,神农时雨师也。服水玉,以教神农,能人火自烧。往往至昆仑山上,常止西王母石室中,随风雨上下。炎帝少女追之,亦得仙俱去。”《元和郡县图志·婺州金华县》:“金华山,在县北二十里。赤松子得道处。” 《太平寰宇记》:“金华县有赤松涧,赤松子游金华山,以火自烧而化,故山上有赤松之祠。”

【今译】 赤松子是神话传说中的仙人,神农时为雨师,服食水玉,能够在火中自烧。曾西游昆仑山,与西王母交往,随风雨上下。他曾游金华山,得道。

【释义】 后以此典指仙人; 或指修道事。

【典形】 赤松、赤松家、赤松子、乔松、松乔、松子、隐金华、松子排烟、招松乔、追松乔。

【示例】

〔赤松〕 唐·李白 《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落帆金华岸,赤松若可招。”

〔赤松家〕 唐·孟浩然《宴梅道士山房》: 忽逢青鸟使,邀入赤松家。”

〔赤松子〕 宋·苏轼《金山妙高台》:“我欲乘飞车,东访赤松子。”

〔乔松〕 宋·苏辙《游庐山·简寂观》:“乔松定有藏丹处,大石仍前拜斗余。”

〔松乔〕 三国·曹植《神龟赋》:“黄氏没于空泽,松乔化于扶木。”

〔松子〕 魏·阮籍《咏怀》之四十:“安期步天路,松子与世违。”

〔隐金华〕 唐·骆宾王《夏日游德州赠高四》:“栖拙隐金华,狎道访仙槎。”


【词语赤松子】   汉语词典:赤松子

猜你喜欢

  • 白猿剑术

    后汉.赵晔《吴越春秋》卷九《勾践阴谋外传》载:“春秋时,越王勾践经过十年生聚,准备大举伐吴。大夫范蠡推荐越国一处女帮助士兵操练武艺。处女在赴任的路上,“道逢一翁,自称曰袁公。问于处女:“吾闻子善为剑,

  • 祖龙鞭石

    同“秦王鞭石”。明陈基《游狼山寺》诗之一:“为访祖龙鞭石处,拇窠履迹定何如?”

  • 目挑心招,不择老少

    挑:挑逗。招:招引。 眉眼挑逗,心神招引,不管对方是老是少。 形容不正经的妇女勾引男人。语出《史记.货殖列传》:“今夫赵女郑姬,设形容,楔鸣琴,揄长袂,蹑利屣,目挑心招,不择老少者,奔富厚也。”清

  • 亢龙有悔

    《易.乾》:“上九,亢龙有悔。”孔颖达疏:“上九,亢阳之至,大而极盛,故曰亢龙,此自然之象。以人事言之,似圣人有龙德,上居天位,久而亢极,物极则反,故有悔也。”后以“亢龙有悔”谓居高位不知谦退,盛极而

  • 具尔

    《诗.大雅.行苇》:“戚戚兄弟,莫远具尔。”具,犹俱。尔,通“迩”。后因以“具尔”代称兄弟。《文选.陆机〈叹逝赋〉》:“痛灵根之夙陨,怨具尔之多丧。”李善注:“具尔,兄弟也。”唐卢照邻《宴凤泉石翁神祠

  • 袜材

    宋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载:文与可画竹,人多持缣素求之。与可厌而投诸地,骂曰:“吾将以为袜。”时轼为徐州刺史,与可致信与轼曰:“近语士大夫:‘吾墨竹一派,近在彭城,可往求之。’袜材当萃于子矣。”

  • 宽饶狂

    《汉书.盖宽饶传》:“擢为司隶校尉,刺举无所回避,小大辄举……平恩侯许伯入第,丞相、御使,将军中二千担皆贺,宽饶不行。许伯请之,乃往,从西阶上,东乡特坐。许伯自酌曰:‘盖君后至。’宽饶曰:‘无多酌我,

  • 探赤白丸

    源见“探丸借客”。喻指奸猾不法之举。明王思任《泰州守李公去思碑记》:“盐徒亡命,表里窟宅,通江海冲艋,探赤白丸相呼应。”清谈迁《赠司城章瑞生序》:“长安浩穰,其人杀寰宇而萃之,百业并惊,机巧奸利,尝不

  • 韩众白鹿

    《楚辞》战国楚.屈原《远游》:“奇傅说之托辰星兮,羡韩众之得一。”宋.洪兴祖补注引《列仙传》:“齐人韩终(即韩众)为王采药,王不肯服,终自服之,遂得仙也。”晋.葛洪《神仙传.刘根传》:“根曰:‘吾昔入

  • 赠绨袍

    源见“绨袍惠”。喻指友人馈赠寒衣。清 徐文烜《浙东别友人》诗:“感君多意气,不必赠绨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