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玉版师”。明汤显祖《紫箫记.皈依》:“何时更枉金门步,向后常参玉板师。”【词语玉板师】 汉语大词典:玉板师
源见“韦陟五朵云”。对别人书信的敬称。宋汪洋《回谢王参议启》:“尚稽尺牍之驰,先拜朵云之赐。”【词语朵云】 汉语大词典:朵云
《世说新语.简傲》:“王子猷作桓车骑骑兵参军。桓问曰:‘卿何署?’答曰:‘不知何署,时见牵马来,似是马曹。’桓又问:‘官有几马?’答曰:‘不问马,何由知其数!’又问:‘马比死多少?’答曰:‘未知生,焉
致:求得,引来。此:这里指骏马。 时势艰危,怎能真正得到这样的神骏。 表面是说在战争年代对驰骋疆场的骏马的渴望,实际是表示在动乱年代对匡时济世的人才的向往。语出唐.杜甫《题壁上韦偃画马歌》:“一匹
源见“三釜养”。指为养亲而出仕。宋杨万里《待次临漳诸公荐之》诗:“更须三釜恋,未放两眉开。”
同“老牛舐犊”。唐罗隐《感别元帅尚父》诗:“疲牛舐犊心犹切,阴鹤鸣雏力已衰。”清赵翼《哭亡儿耆瑞》诗:“此痛自关门户计,岂徒舐犊爱难捐。”【词语舐犊】 汉语大词典:舐犊
源见“黄雀报”。喻指感恩之人。唐骆宾王《上廉察使启》:“则白羽书生,自铭恩于食稻;黄衣童子,将赛德于餐花。”
燕:通“宴”,宴饮。古礼祭祀完毕,宴饮开始时,按毛发之色排列长幼的坐次。《中庸》:“燕毛所以序次也。”【词语燕毛】 汉语大词典:燕毛
畔:田界。 耕田的人把田界让给对方,行路的人让别人先行。 形容礼让已成社会风尚。语出《孔子家语.好生》:“虞芮二国争田而讼,连年不决,乃相谓曰:‘西伯仁人也,盍往质之?’入其境,则耕者让畔,行者让
《文选》卷一八晋.潘安仁(岳)《笙赋》:“咏园桃之夭夭,歌枣下之纂纂。歌曰:‘枣下纂纂,朱实离离,宛其落矣,化为枯枝。人生不能行乐,死何以虚谥为?”唐.李善注:“《古咄暗歌》曰:‘枣下何攒攒,荣华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