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含沙射影”。明杨珽《龙膏记.脱难》:“你道他两个覆地翻天,射影吹沙……终久还他带锁披甲。”
《后汉书.黄宪传》:“黄宪字叔度,汝南慎阳人也。……郭林宗少游汝南,先过袁闳,不宿而退;进往从宪,累日方还。或以问林宗,林宗曰:‘奉高之器,譬诸汎滥,虽清而易挹;叔度汪汪若千顷陂,澄之不清,淆之不浊,
汉.邹阳《自狱中上梁孝王自明书》:“臣闻明月之珠,夜光之壁,以阁投入于道路,人无不按剑相眄者。何则无因而至前也。蟠木根柢,轮囷离诡,而为万乘器者。何则?以左右先为之容也。故无因而至前,虽出随侯之珠,夜
源见“西施”。指君主惑于女色,荒废朝政,国败身亡。唐罗隐《西施》诗:“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典源】《吴越春秋》卷九:“越王谓大夫种曰:‘孤闻吴王淫而好色,惑乱沉湎,不领政事,因此而谋可乎
同“木兰舟”。唐贾岛《和韩吏部泛南溪》:“木兰船共山人上,月映渡头零落云。”【词语木兰船】 汉语大词典:木兰船
《玉台新咏》卷一汉.辛延年《羽林郎》:“昔有霍家奴,姓冯名子都。依倚将军势,调笑酒家胡。”“不倚将军势”是《羽林郎》“依倚将军势”的否定形式,作者原意在于谴责家奴倚仗官势欺人,后多反用以颂扬正直善良之
《世说新语.文学》:“孙兴公(孙绰字兴公)作《天台赋》成,以示范荣期(晋范启,字荣期)云:‘卿试掷地,要作金石声。’”《晋书.孙绰传》:“尝作《天台山赋》,词致甚工,初成,以示友人范荣期,云:‘卿试掷
《诗.卫风.伯兮》:“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毛传:“谖草令人忘忧。背,北堂也。”陆德明释文:“谖,本又作萱。”古制,北堂为主妇居室,也是母亲居室,因以代指母亲。在北堂阶前种植萱草,象征母爱,故可忘忧。
《山海经.北山经》:“又东北二百里曰轩辕之山,其上多铜,其下多竹,有鸟焉,其状如枭而白首,其名曰黄鸟,其鸣自詨,食之不妒。”《梁纪》曰:“武帝(注:梁武帝萧衍)平齐,获侍儿十余辈,颇娱于目。为郄(一作
源见“结草以报”。指人临死前神志昏迷时留下的遗言。唐赵璘《因话录.宫》:“凡人子能遵理命,已是至孝,况能禀乱命而不改者,此则犹可嘉之。”【词语乱命】 汉语大词典:乱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