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闻鼓鼙之声,则思将帅之臣

闻鼓鼙之声,则思将帅之臣

鼓鼙( ㄆㄧˊ pí ):乐器,即大鼓和小鼓,古时进军时用以激励士气。后借指战争。 国家有了战事,就会想到领军打仗的人。语出《礼记.乐记》:“君子听鼓辈之声,则思将帅之臣。”《汉书.陈汤传》:“汤下狱当死。太中大夫谷永讼汤曰:‘战克之将,国之爪牙,不可不重也。盖君子闻鼓鼙之声则思将率(同“帅”)之臣。’”三国.魏.嵇康《声无哀乐论》:“故闻鼓鼙之音,思将帅之臣,盖以声音有大小,故动人有猛静也。”北周.庾信《功臣不死王事请门袭封表》:“闻鼓鼙而思将帅,画云台而念旧臣。”宋.苏轼《石鼓歌》:“东征徐虏阚虓虎,北伏犬戎随指嗾。象胥杂沓贡狼鹿,方召联翩赐圭卣。遂因鼓鼙思将帅,岂为考击烦矇瞍!”清.薛福成《庸盦笔记.谢忠愍公保卫天津》:“夫闻鼓鼙之声,则思将帅。当粤贼披猖,时事孔棘之秋,显皇帝侧席求贤,有能倡众杀贼者,往往不次超擢。”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立此存照”(一)》:“海派《大公报》的《大公园地》上有一篇题为《太学生应试》云:又一生在《士先器识而后文艺》题后,并未作文,仅书‘若见美人甘下拜,凡闻过失要回头’一联,掷笔出场而去。某试官批云:‘闻鼓鼙而思将帅之臣,临考场而动爱美之兴,幸该生尚能悬岩勒马,否则应打竹板四十,赶出场外。’”


猜你喜欢

  • 讲花

    源见“天花乱坠”。形容佛家说法高妙。宋陆佃《赠慈觉大师》诗:“讲花天散坠,醉草客争收。”【词语讲花】   汉语大词典:讲花

  • 土木之难

    同“土木之变”。明黄溥《闲中古今录摘抄》:“岁己巳,虏人也先犯边,劝上亲征者是也,乃没土木之难。”【词语土木之难】   汉语大词典:土木之难

  • 飞退鹢

    源见“六鹢风”。用以形容遭受挫折和失意。清赵翼《汪文端师殁已数月以诗哭之凡一千字》:“身原飞退鹢,情比噪寒蝉。”

  • 精卫塞海

    同“精卫填海”。北周庾信《拟连珠》:“愚公何德,遂荷锸而移山;精卫何禽,欲衔石而塞海。”

  • 玄晖才笔

    源见“谢练”。谢朓,字玄晖。称赞诗才高迈。宋陈允平《暗香》词:“弥望澄光练净,分付与、玄晖才笔。”

  • 昌谷空囊

    源见“锦囊佳句”。借指未曾有诗作。昌谷,指李贺(因其为昌谷人)。宋陆游《宿近村》诗:“邯郸倦枕晨炊热,昌谷空囊晚醉归。”

  • 虎而冠

    老虎穿戴人的衣冠,比喻凶残的人。《史记.齐悼惠王世家》:“大臣议欲立齐王,而琅琊王及大臣曰:‘齐王母家驷钧恶戾,虎而冠者也、’”【词语虎而冠】  成语:虎而冠汉语大词典:虎而冠

  • 一斑

    同“豹一斑”。宋苏轼《景仁赐酒烛诗夏次韵谢之》:“万事方今咨伯使,一斑我亦愧真长。”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卷四:“韩退之于诗本无所解,宋人呼为大家,直是势利他语。子厚于风雅骚赋似得一斑。”【词语一斑】 

  • 腰缠骑鹤

    同“腰金骑鹤”。清顾翰《买陂塘.题琴坞太守邪溪渔隐图》词:“腰缠骑鹤知无分,要觅钓丝千丈。”

  • 银瓶已断丝绳汲

    源见“瓶沉簪折”。喻情人分离。宋谢逸《醉落魄》词:“银瓶已断丝绳汲。莫话前欢,忍对屏山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