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陈蕃悬榻

陈蕃悬榻

源见“陈蕃榻”。表示好友离别。清归庄《赠县令胡侯》诗:“闻道陈蕃悬榻久,其如仲子灌园忙。”


【典源】 《太平御览》卷四七四引吴·谢承《后汉书》曰:“徐稚字孺子,豫章人。家贫常自耕稼,恭俭义让,所居服其德,屡辟公府不起。时陈蕃为太守,以礼请署功曹,稚不免之,既谒而退。蕃在郡不接宾客,唯稚来特设一榻,去则悬之。后举有道,拜太原太守,皆不就。”又引晋·袁山松《后汉书》 曰:“周璆字孟玉, 为乐城令, 逍遥无事,县中大治。去官,征聘不至。陈蕃为太守,璆来置榻,去悬之。”《后汉书·徐稚传》、《后汉书·陈蕃传》亦载。

【今译】 后汉徐稚字孺子,豫章人,家贫常亲自耕种,品行恭谨讲礼义,官府屡次征召他,也不应聘。当时陈蕃为豫章太守,礼聘徐为郡功曹,徐稚也钦仰陈蕃的清名,去拜谒了他。陈蕃在郡不喜欢接待宾客,只为徐稚专门设一床榻,徐稚去则将榻悬起。另陈蕃为乐安太守时,郡中有高士周璆、陈也为他专设一榻,去了就悬起来。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人敬贤礼士;也形容宾主交情深厚,情意款洽。

【典形】 陈蕃解榻、陈蕃榻、陈蕃悬榻、陈榻、拂榻、高人榻、高悬一榻、挂榻、解榻、南州悬榻、设榻、榻解悬、下尘榻、下榻、下榻见贤、下榻荣、徐孺榻、徐榻、悬床、悬榻、悬榻待士、稚榻、故榻满埃尘、榻正悬、旧榻悬尘、一榻高悬、一榻陈蕃、榻空悬、置两榻、留宾有榻、推尘榻、招徐稚、郡榻尘、陈蕃礼高士、一榻容孺子、留徐稚。

【示例】

〔陈蕃榻〕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陈蕃悬榻〕 唐·刘长卿《送李校书适越》:“陈蕃悬榻待,谢客枉帆过。”

〔陈榻〕 唐·温庭筠《感旧陈情五十韵》:“郑乡空健羡,陈榻未招延。”

〔拂榻〕 唐·赵嘏《西峰即事献沈大夫》:“拂榻从容今有地,酬恩寂寞久无人。”

〔高人榻〕 唐·钱起《秋霖即事联句》:“长者车犹阻,高人榻且悬。”

〔高悬一榻〕 唐·杜牧《怀钟陵旧游》之二:“未掘双龙斗牛气,高悬一榻栋梁才。”

〔挂榻〕 宋·曾巩《赠黄降自宜城赴官许昌》:“高斋挂榻骊歌后,坐守尘编少往还。”

〔解榻〕 唐·高适《东平旅游奉赠薛太守》:“叨承解榻礼,更得问缣游。”

〔南州悬榻〕 清·王摅《贺长洲相公》:“忆自南州悬榻日,来为东阁扫门人。”

〔设榻〕 宋·陈师道 《谢赟闍梨见记》:“终岁杜门逃俗士,为师设榻对修筠。”

〔榻解悬〕 明·高启 《答胡博士留别》:“久话灯催剪,频过榻解悬。”

〔下尘榻〕 南朝梁·沈约《和谢宣城》:“宾至下尘榻,忧来命绿樽。”

〔下榻见贤〕 宋·黄庭坚 《别蒋颖叔》:“下榻见贤倾礼数,后车载士回风骚。”

〔下榻荣〕 宋·陆游《王与道尚书挽词》之二:“昔遇开藩日,尝叨下榻荣。”

〔徐孺榻〕 宋·苏辙《腾王阁》:“使君东鲁儒,府有徐孺榻。”

〔徐榻〕 唐·杜正伦《冬日宴群公于宅》:“李门余妄进,徐榻君恒设。”

〔悬床〕 隋·李德林 《相逢狭路间》:“悬床接高士,隔帐授诸生。”

〔悬榻〕 唐·李白《送黄钟之鄱阳谒张使君序》:“受客接士,即原尝春陵之亚焉。每钦其辞华,悬榻见往。”

〔悬榻待士〕 唐·骆宾王《上兖州刺史启》:“加以悬榻待士,拥篲礼贤,汲引忘疲,奖题不倦。”

〔稚榻〕 唐·杜牧《分司东都寓居履道》:“稚榻蓬莱掩,膺舟巩洛停。”


猜你喜欢

  • 山阴道中,应接不暇

    见“山阴道上,应接不暇”。清·李渔《闲情偶寄·结构第一》:“事多则关目亦多,令观场者入~。”

  • 日御

    源见“羲和驭日”。古代神话传说中为太阳驾车的神,即羲和。借指太阳。南朝 宋颜延之《赤槿颂》:“日御北至,夏德南宣。”隋江总《芳林园大渊池铭》:“晓川漾碧,如日御之在河宿;夜浪浮金,疑月轮之驰水府。”亦

  • 书圣

    谓于书法造诣极高的大书法家。如晋代的王羲之。《南史.王志传》:“志善草隶,当时以为楷法。齐游击将军徐希秀亦号能书,常谓志为‘书圣’。”【词语书圣】   汉语大词典:书圣

  • 撤我虎皮

    宋朱熹编《二程语录》卷十七:“横渠(张载)昔在京师,坐虎皮说《周易》,听从甚众。一夕二程先生(指程颐、程颢)至,论《易》。次日,横渠撤去虎皮,曰:‘吾平日为诸公说者皆乱道。有二程近到,深明《易》道,吾

  • 车鱼

    源见“冯驩弹铗”。谓出有车,食有鱼。表示受主人或上级器重。南唐李中《哭故主人陈太师》诗:“车鱼郑重知难报,吐握周旋不可论。”宋邵伯温《闻见前录》六:“恩私何啻于车鱼,报效不如于犬马。”【词语车鱼】  

  • 歌声遏云

    同“歌遏行云”。宋王之道《长相思.桃花春》词:“桃杏妖娆如个人,歌声清遏云。”

  • 寸阴

    源见“禹惜寸阴”。指短暂时光。晋向秀《思旧赋》:“托运遇于领会兮,寄馀命于寸阴。”【词语寸阴】   汉语大词典:寸阴

  • 纶命

    源见“纶綍”。指皇帝的诏命。宋杜安世《玉楼春》词:“纶命忽从天上至,便绾兵权辞漕计。”元王恽《玉堂嘉话》一:“宜司纶命,以赞皇猷。”【词语纶命】   汉语大词典:纶命

  • 蝉不知雪

    蝉夏生秋死,不及见雪,故不知雪,转喻见闻不广。《盐铁论.相刺》:“以所不睹不信人,若蝉之不知雪。”主谓 比喻见识浅薄。汉·桓宽《盐铁论·相刺》:“以所不睹不信人,若蝉之不知雪。”△用于无知方面。【词语

  • 长沙万言策

    《汉书.贾谊传》:“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以谊为长沙王太傅。……是时匈奴强,侵边。天下初定,制度疏阔。诸侯王僭儗,地过古制,淮南、济北王皆为逆诛。谊数上疏陈政事,多所欲匡建。”汉.贾谊年少多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