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马工枚速

马工枚速

西汉司马相如的赋写得好,枚皋的赋写得快。淮阴人枚乘的儿子枚皋,字少孺。被汉武帝任为郎,善文辞。枚皋写的赋胜过东方朔,曾随武帝出巡各地。武帝在巡访途中,有所感触就让枚皋写赋记游。枚皋文笔疾速,接受诏命后文章就写成了,所以他写的赋较多。司马相如善于写文章,但文笔迟缓,所以他的作品不多,但质量胜过枚皋。后以“马工枚速”为典,喻二者各有所长。

【出典】:

汉书》卷51《枚乘传》2366、2367页:“(枚)皋字少孺。……上书北阙(古代宫殿北面的门楼,为臣子等候朝见或上书之处),自陈枚乘之子。上得之大喜,召入见待诏,皋因赋殿中。……皋为赋善于朔也。……上有所感,辄使赋之。为文疾,受诏辄成,故所赋者多。司马相如善为文而迟,故所作少而善于皋。”

【例句】:

晋·葛洪《西京杂记》:“枚皋文章疾敏,长卿(即司马相如)制作淹迟,皆尽一时之誉。” 唐·姚思廉《梁书·张率传》:“(张)率又为《待诏赋》奏之,甚见称赏。手敕答曰:‘省赋殊佳。相如工而不敏,枚皋速而不工,卿可谓兼二子于金马矣!” 宋·葛胜仲《临江仙·燕诸部使者》:“文似枚皋加敏速,记书易若张巡。”


并列 马,指汉代司马相如。枚,指汉代枚皋。枚皋文章写得快,司马相如文章写得慢却比枚皋写得好。后比喻各有长处。语本《汉书·枚乘传》:“(枚皋)为文疾,受诏辄成,故所赋者多。司马相如善为文而迟,故所作少而善于皋。”清·李伯元《南亭笔记》12:“提覆日,李(殿林)高坐堂皇,俟缴卷已如额,乃疾趋而人,明日发案,其马迟而不能枚速者,俱落孙山。”△褒义。用于比喻各有千秋。→各有千秋 各有所长 ↔一无所长 不过尔尔。也作“马迟枚疾”。


【词语马工枚速】  成语:马工枚速汉语词典:马工枚速

马:指司马相如。工:细致,严谨,引申为质量高。枚:指枚皋。司马相如(前179-前117年),西汉著名辞赋家,作品富有文采,词藻华丽。枚皋,西汉辞赋家枚乘的儿子。据《汉书》记载:枚皋才思敏捷,作赋很快,所以他的赋比较多,司马相如善于作文,而文思不快,所写的赋少于枚皋,但质量较高。后人就用马工枚速表示一个快,一个质量高,各有所长,平分秋色。有时也概括为又快又好。南朝梁张率,字士简,性格宽厚,娴雅。十二岁便能作文,每日作赋一篇,十六岁时共作了二千余篇。有个叫虞讷的,看了之后大加诋毁。张率便把稿子全烧了,重新作诗给他看,假托是沈约的作品,虞讷看了之后觉得字字都完善无比。张率告诉他实情,虞讷羞愧地走了。后张率写了一篇《待诏赋》上奏,梁武帝看后大为赞赏。给他写封敕书称赞他说:“司马相如文章写得好,但写得慢,而枚皋作文快,却写得不太好。你可以说是集二者长处于一身了。”

【出典】:

南史·张率传》卷31,815页:“(率)乃为《待诏赋》奏之,甚见称赏,手敕答曰:‘相如工而不敏,枚皋速而不工,卿可谓兼二子于金马矣。’”

【例句】:

清·李伯元《南亭笔记》卷12,第15节:“李高坐堂皇,俟缴卷已如额,乃疾趋而入,明日发案,其马迟而不能枚速者,俱落孙山。”


【词语马工枚速】  成语:马工枚速汉语词典:马工枚速

猜你喜欢

  • 黄公酒垆

    《世说新语.伤逝》:“王濬冲乘轺车经黄公酒垆下过,顾谓后车客:‘吾昔与嵇叔夜、阮嗣宗共酣饮于此垆……自嵇生夭、阮公亡以来,便为世所羁绁。今日视此虽近,邈若山河。’”后以“黄公酒垆”用为伤逝怀旧之辞。宋

  • 玉环分付

    同“玉箫旧约”。宋姜夔《长亭怨慢》:“韦郎去也,怎忘得玉环分付。第一是早早归来,怕红萼无人为主。”

  • 瞻云陟屺

    源见“白云亲舍”、“屺岵”。比喻思亲。明张居正《寿李母杜夫人七十序》:“正尝观览古人瞻云陟屺事,盖伤之焉。”并列 瞻,看;云,天,指代父母。陟,登;屺,不长草木的山。后人以“屺岵”指代父母。比喻思亲。

  • 东西南北客

    同“东西南北人”。宋陈与义《欲离均阳而雨不止书八句寄何子应》诗:“纶巾老子无遗策,长作东西南北客。”见“东西南北人”。【词语东西南北客】  成语:东西南北客汉语大词典:东西南北客

  • 苍鹰乳虎

    苍鹰:鸟。暗褐色,视力强,嘴弯曲,爪尖锐,性勇猛,可猎取小鸟、野兔等。乳虎:正在哺乳期之母虎,因为保护幼虎而凶猛异常,比一般虎更能发威。此典指郅(zhì治)都如苍鹰鸟勇猛;宁成比哺乳母虎还凶猛。后以此

  • 东家效颦

    同“东施效颦”。《花月痕》二二回:“一会出来,秋华堂坐席,李夫人首座,问起凤来仪酒令,秋痕一一告诉。三位太太都十分赞赏。李夫人道:‘我们何不做个东家效颦。’”见“东施效颦”。《花月痕》22回:“我们何

  • 莼鲈

    同“莼羹鲈脍”。宋苏轼《送吕昌朝知嘉州》诗:“得句会应缘竹鹤,思归宁复为莼鲈。”宋辛弃疾《汉宫春.会稽秋风亭观雨》词:“故人书报:‘莫因循,忘却莼鲈’。”

  • 在陋巷

    源见“箪瓢陋巷”。谓安贫乐道。宋刘克庄《贺新郎.三和》词:“醉与老农同击壤,莫随人,投献嘉禾颂。在陋巷,胜华栋。”

  • 飞入寻常百姓家

    见〔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 画眉楼

    源见“张敞画眉”。指闺房。唐刘损《愤惋诗》之三:“买笑楼前花已谢,画眉楼下月空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