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藏舟去壑”。比喻世事。南朝 梁沈约《长歌行》:“连连舟壑改,微微市朝变。”【词语舟壑】 汉语大词典:舟壑
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另有所图。《官场现形记》第八回: “仇五科说: ‘翩翁是 “醉翁之意” 罢哩。’ ” 参见:○醉翁之意不在酒【词语醉翁之意】 成语:醉翁之意
同“识微”。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十一:“是时海禁初开,恭恪此奏可谓识微见远。”并列 能看到事物的苗头而察知它的发展前途。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11:“是时海禁初开,恭恪此奏可谓~。”△褒义。多用于
源见“咏史船”。谓才华受到名人赏识。唐张祜《投苏州卢郎中》诗:“犹思谢尚经牛渚,曾听袁宏一夜吟。”
《史记.平準书》:“而胡降者皆衣食县官,县官不给,天子乃损膳。”又汉桓宽《盐铁论.繇役》:“先帝忧百姓不赡,出禁钱,解乘舆骖,贬乐损膳,以赈穷备边费。”损膳,降低饮食标准。后因以“损膳”指帝王关心民瘼
同“函关紫气”。明徐渭《幕府游武夷九曲令拟诗》诗:“关尹预占函谷气,桃花故引武陵舟。”
晋.葛洪《神仙传.黄初平》载:黄初平十五岁时,家里便让他到野外去牧羊。“有道士见其良谨,便将至金华山石室中,四十余年不复念家。”后其兄初起寻初平,遇一道士将其带到山里找到初平。“遂得相见。悲喜语毕,问
同“秦庭之哭”。清杨昭《〈闲止书堂集钞〉跋》:“沉冤望雪,曾传吴市之箫;急难望天,爰下秦庭之泪。”
源见“升堂入室”。指能得师传,学问或技艺造诣精深者。《晋书.杨轲传》:“虽受业门徒,非入室弟子,莫得亲言。”偏正 入室,进入内室。弟子,学生,徒弟。学问技能深得师传,达到精湛深奥的境地。语本《论语》:
《晋书.艺术.鲍靓传》:“鲍靓字太玄,东海人也。年五岁,语父母云:‘本是曲阳李家儿,九岁坠井死。’其父母寻访得李氏,推问皆符验。”晋.鲍靓五岁时对父母说他是曲阳李家孩儿,九岁时不慎跌入井内而死。父母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