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龙骧虎步

龙骧虎步

龙:龙马,即骏马。骧:马昂头。象骏马高昂着头,象猛虎迈着矫健的步子,形容威武雄壮。东汉末,何进欲招四方猛将进京,诛杀宦官。陈琳(事迹见前“掩目扑雀”条)进谏说:“如今将军您掌握朝廷和军政大权,威武雄壮,气度不凡,只要相机行事,对付他们无异于用熊熊燃烧的火炉去烧细小的毛发。现在应当施展您的威力,做事当机立断,上合天意,下顺人心,反而征召四方将领入京,大兵到来,必然强者为雄,好比是倒拿着武器,把柄交给别人,这样做不但不会成功,只会招致祸乱。”

【出典】:

三国志·魏书》《陈琳传》卷21第600页:“进欲诛诸宦官,太后不听,进乃召四方猛将,并使引兵向京城,欲以劫恐太后。琳谏进曰:‘……今将军总皇威,握兵要,龙骧虎步,高下在心,以此行事,无异于鼓洪炉以燎毛发。’”

【例句】:

南朝·徐陵《陈公九锡文》:“公龙骧虎步,啸吒风云,山靡坚城,野无强阵,清妖氛于灨石,灭沴气于雩都,此又公之功也。”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38回:“龙骧虎视安乾坤,万古千秋名不朽!”


并列 骧,昂首,抬头。像龙马昂首,像猛虎迈步。比喻威武雄壮的气势。《三国志·魏书·陈琳传》:“今将军总皇威,握兵要,~,高下在心;以此行事,无异于鼓洪炉以燎毛发。”△褒义。多用于人的气势方面。→龙骧虎视 威风凛凛 ↔温文尔雅 文质彬彬


【词语龙骧虎步】  成语:龙骧虎步汉语词典:龙骧虎步

猜你喜欢

  • 巧发奇中

    善于伺机发表意见,而且每每能应验。《史记.封禅书》:“少君资好方,善为巧发奇中。尝从武安侯饮,坐中有九十余老人。少君乃言与其大父游射处。老人为儿时,从其大父识其处。一坐尽惊!”少君:姓李,汉初人。大父

  • 无何境

    源见“无何有之乡”。指仙境。元吴澄《次韵玉清避暑》:“相邀采真无何境,㗳然熟视谁长雄?”元王恽《平湖乐.乙亥三月七日宴湖上赋》曲:“春服初成靓妆莹,兴来径入无何境。”【词语无何境】   汉语大词典:无

  • 苜蓿香

    同“苜蓿自甘”。明姚夔《送人教谕南阳》诗:“讲馀午帐芙蓉暖,课罢春盘苜蓿香。”

  • 出群野鹤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有人语王戎曰:‘嵇延祖(绍)卓卓如野鹤之在鸡群。’答曰:‘君未见其父耳。’”其父为嵇康,《容止》说“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

  • 玉堂仙

    同“玉堂客”。宋苏轼《舟行至清远县见顾秀才极谈惠州风物之美》诗:“到处聚观香案吏,此邦宜著玉堂仙。”清查慎行《舟过三水邑宰徐君来晤口占赠之》:“谁知花县宰,旧是玉堂仙。”【词语玉堂仙】   汉语大词典

  • 不学诗,无以言

    不学诗,便不会说话。 古人认为“诗以言志”,不学诗就无从表达自己的志趣。语出《论语.季氏》:“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里波《诗里诗外》(《长江日报》

  • 莱舞

    同“莱衣彩戏”。清李渔《巧团圆.巧聚》:“到如今相逢不见笑声喧,毕竟是莱舞欠蹁跹。”【词语莱舞】   汉语大词典:莱舞

  • 袖里青蛇

    范致明《岳阳风土记》:“岳阳楼上有吕先生留题云:‘朝游北越暮苍梧,袖里青蛇胆气粗。三入岳阳人不识,朗吟飞过洞庭湖。’……先生名岩,字洞宾,河中府人。……遇异人授剑术,得长生不死之诀。”八仙中之一吕洞宾

  • 并粮

    源见“羊左”。称颂生死交谊的典实。唐韦庄《和郑拾遗秋日感事一百韵》:“异国惭倾盖,归途俟并粮。”

  • 惊虚弓

    同“惊弓”。清黄景仁《东阿道中逢汪剑潭》诗:“时时林鸟惊虚弓,往往村墟断朝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