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万年县

万年县

①西汉高帝分栎阳县置,与栎阳县同城而治,属左冯翊。治所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北阎良区武屯乡古城村。北周明帝二年(558)移治长安城(今陕西西安市西北), 与长安县同为京兆郡治。隋开皇三年(583)移治今西安市,改名大兴县。唐武德元年(618)复名万年县,属雍州。开元元年(713)为京兆府治。天宝七年(748)改为咸宁县。乾元元年(758)复名万年县。五代梁改名大年县,为大安府治。后唐仍名万年县。北宋宣和七年(1125)改名樊川县。

②东晋安帝时因秦、雍流民置,属怀宁郡。治所在今四川成都市南。北周废。

③东晋侨置,属义成郡。寄治襄阳(今湖北襄樊市汉水南襄阳城)。南朝宋寄治均口(今湖北丹江口市)。梁废。

④北魏延和元年(432)改平城县置,为代郡治。治所在今山西大同市东北古城。太和十七年(493)复改平城县。

⑤北魏置,属昌平郡。治所在今河北蔚县东北。孝昌中废。

⑥东魏天平中置,属昌平郡。治所在今北京市昌平县西南。隋开皇初废。

⑦隋仁寿元年(601)改广阳县置,属京兆郡。治所即今陕西临潼县东北栎阳镇。唐武德元年(618)改名栎阳县。

⑧明正德七年(1512)置,属饶州府。治所即今江西万年县西南青云镇。《方舆纪要》卷85饶州府万年县:万年山“在县治北,亦曰万年峰,县以此名”。民国初属江西浔阳道。1926年直属江西省。1959年徙今治陈营镇。

⑨清顺治十八年十二月(1662)郑成功置,属承天府。治所在二赞行(今台湾省台南县南仁德乡二行村)。康熙三年(1664)改为万年州。


(1)古县名。(1)汉高祖十年(前197年)析栎阳县置,与栎阳县(今陕西西安市临潼区北)同城而治。为汉太上皇奉陵邑。属内史。后历属左冯翊、京兆郡、冯翊郡。北周明帝二年(558年)并入广阳县。隋复改广阳县为万年县,治今陕西省西安市栎阳镇。初属雍州,大业三年(607年)属京兆郡。唐武德元年(618年)改栎阳县。(2)北周明帝二年(558年)析长安、霸城、山北三县置,与长安同城而治,治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属雍州。隋开皇三年(583年)改大兴县,仍属雍州。大业初属京兆郡。唐武德元年(618年)复改万年县。属京兆府。天宝七载(748年)改咸宁县。乾元元年(758年)复故名。五代梁开平元年(907年)改大年县,唐同光元年(923年)复改万年县。北宋宣和七年(1125年)改樊川县。(3)北魏延和元年(432年)置,治今山西省大同市东北古城。为万年尹治。太和十七年(493年)复改平城县。(4)北魏置,治今北京市昌平区西南。属燕郡。隋开皇初省入昌平县。(5)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十二月,郑成功收复台湾后设,治兴隆里(今台湾高雄市北旧城)。属承天府。辖今台湾省南部地区。康熙三年(1664年)升万年州。(2)今县名。在江西省东北部、乐安河下游。属上饶市。面积1140平方千米。人口35.3万。辖6镇、10乡。县人民政府驻陈营镇。明正德七年(1512年)析余干、鄱阳、乐平、贵溪四县置万年县,治库田畈(今青云镇),属饶州府。以治所建于万年峰之阳,并取长治久安之意而得名。《读史方舆纪要》:万年山“在县治北,亦曰万年峰。县以此名”。1912年属江西省,1914年隶浔阳道,1927年复属江西省。1949—1950年先后属鄱阳、乐平、浮梁专区。1952年属上饶专区。1961年县人民政府迁驻陈营镇。1970年属上饶地区,2000年属上饶市。地处怀玉山西段北麓向鄱阳湖平原过渡地带,境北乐安河沿岸为平原,中部、南部为低山丘陵。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农副业以稻、棉花、果桑、茶叶、畜禽养殖为主,为省粮食、芝麻、茶叶生产基地县和生猪、珍珠出口生产基地县。特产“万年贡米”、珍珠。山地富森林。有金、银、煤、钨、石灰石、瓷土等矿。工业有水泥、采矿、磷肥、阀门、造纸、制革、食品等。江西水泥厂设此,为全国十大水泥厂之一。皖赣铁路纵贯县境,有206国道、黄锦、珠青、南峡等公路,乐安河水运经鄱阳湖可入长江。纪念地有中共赣东北特委旧址。名胜古迹有大源仙人洞新石器时代洞穴遗址、青云塔、大赦庵旧址、兴旺桥等。


猜你喜欢

  • 梓州

    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新州置,治所在昌城县 (今四川三台县)。《元和志》 卷33梓州: “因梓潼水为名。” 大业三年 (607) 改为新城郡。唐武德元年 (618) 复为梓州。天宝元年 (742

  • 车里府

    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彻里路置车里军民府,属云南布政司。治所在今云南景洪市东南郊曼景兰。辖境约当今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十九年(1386)改车里宣慰司。见“车里(1)”。

  • 王城

    ①即周公所营城周。因王都在此,后亦称王城。在今河南洛阳市旧城西至王城公园一带。《左传》:庄公二十一年(前673),“夏,同伐王城”。即此。公元前516年,周敬王徙都成周(今洛阳市东北白马市东)。公元前

  • 南浦亭

    唐建。故址在今江西南昌市西南桥步门外。《舆地纪胜》 卷26隆兴府: 南浦亭 “在广润门外。下瞰南浦,往来舟舣于此。在唐固已有之。王荆公诗云: 南浦随花去,回舟路已迷。暗香无觅处,日落画桥西”。明置南浦

  • 孤竹县

    唐置,为带州羁縻州治所。旧治在营州界内。州陷契丹后,寄治于昌平县之清水店 (今北京市昌平县西境)。后废。

  • 沙里湾泥国

    在今也门北部沿海之沙尔伟恩角一带。《明史·外国传七》:“沙里湾泥,永乐十四年遣使来献方物,命郑和赍币帛还赐之。”

  • 宝兴县

    1930年改穆坪设治局置,属四川省。治所即今四川宝兴县。据1985年 《宝兴县地名录》 云:宝兴县取 《中庸》 篇 “宝藏兴焉” 之义。1939年改属西康省。1955年复属四川省。在四川省中部偏西。属

  • 斜罗斯川

    即邪罗斯川。今新疆北境之额尔齐斯河。

  • 洒 (灑)溪

    在今贵州岑巩县北。《方舆纪要》卷122思州府:洒溪“源出都素司之马口溪,绕城北而东合于架溪,谓之清江”。

  • 农城县

    西晋置,属苍梧郡。治所在今广西苍梧县西南。南朝宋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