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东河

东河

①即今河北赤城县东白河。《方舆纪要》卷18赤城堡:东河“自独石云州东南流,经古北口,为通州白河上源”。

②亦名东湖。指今安徽霍邱县东之城东湖。明嘉靖《寿州志》卷2霍邱县:东河在“县东五十里。东流与正阳河相合”。丁文江《中华民国新地图》:霍邱县东有东湖。

③清代河东河道总督管辖之地。清雍正七年(1729)改河道副总督为河南山东河道总督(通称河东河道总督),驻济宁(今山东济宁市),后移驻兖州(今山东兖州),专管防治河南、山东境内的黄河与运河,时称总督为“东河总督”,所管诸河为东河。《清会典·工部》:“凡河道分治者三,曰北河,曰东河,曰南河。”注:“河东河道总督所治为东河。”光绪二十八年(1902)裁东河总督。

④即今湖北广水市东之应山河。《清一统志·德安府》:东河“在应山县东。源出县西北二里,曰汶水,东南流,环城为壕,径应台山潴为池,东流注于方家河,亦曰东湖。……又东南径太平镇,二吉水注之,又径七里冈入黄沙河”。

⑤即今四川喜德县西北深沟河,为孙水河流。《方舆纪要》卷74冕山桥千户所:东河“在所东二里。亦出小相公岭,南流会于泸沽河”。

⑥即今云南马龙县东。《方舆纪要》卷114马龙州:东河“在州治东。治西又有西河,东流合于东河,入寻甸军民府界”。

⑦亦名大东河。源出甘肃礼县东南,南流经徽县,至成县东南合南河,又东南流至陕西境入嘉陵江。《清一统志·阶州一》 “丁令溪水”条谓:“今东河,或即埿阳水也。”

⑧即关川河的东源。在今甘肃定西县东门外。《明史·地理志》 安定县:“西有西河,东有东河,流合焉。”

⑨即今甘肃庆阳县柔远河。《方舆纪要》卷57庆阳府安化县:东河“在府城东。来自沙漠,至城北合怀安川及灵沟水,南流至合水县界为马莲河”。


(1)又称乌门果勒。在内蒙古自治区西部。黑河下游的东支。自额济纳旗湖西新村附近向北流入苏古诺尔。长约150千米。(2)嘉陵江支流。在四川省东北部。源于南江县米仓山南麓代家河坝,流经旺苍县、苍溪县,至阆中市区附近入嘉陵江。长293千米,流域面积 5210 平方千米。上游流经米仓山,水流湍急。下游河谷开阔,富航运、水产之利。主要支流有盐井河、插江等。


猜你喜欢

  • 西街

    在今云南澄江县西北。《方舆纪要》卷115澂江府河阳县“西古城”条下:“城西十里别有西街城,居民稠密。正德六年以寇警,守臣唐臣谕众民以其屋地所占及第户之高下分筑为城,周匝三里,为五门,与郡城相犄角。”即

  • 明山

    ①在今辽宁瓦房店市西北。《方舆纪要》 卷37复州卫: 明山在 “卫东十里。亦曰明王山。相传以高句丽王子东明葬其上,因名”。②在今江西会昌县北。《方舆纪要》 卷88赣州府会昌县: 明山在 “县北隔河二里

  • 石羊关

    ①元至正六年(1346)置,在今河南登封市东南告成镇东二十里。《清一统志·河南府二》 引《县志》称:“关据岭上,颍水合流,至此汇为巨浸而出,道路险隘,关口陡峻。”②在今湖南武冈县东北二十五里石羊桥。《

  • 洞口市

    即今湖南洞口县。原为武冈县地,明代已有 “洞口” 之名。方以智有 《游洞口林谷诗》。清乾隆年间戴宗槐 《洞口记》 谓洞口以地形得名。1952年设洞口县,因洞口为名。即今湖南省洞口县驻地洞口镇。

  • 落腰山

    在今四川德昌县南境。《方舆纪要》 卷74建昌卫军民指挥使司: 落腰山 “在司治南二百六十里。东西高而中凹,蛮人因呼为落腰也”。

  • 梁元帝陵

    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故江陵县城东门外。《资治通鉴》: 南朝梁承圣三年 (554),西魏军将俘获的梁元帝萧绎活埋,降于西魏的萧詧 “使以布帊缠尸,敛以蒲席,束以白茅,葬于津阳门外”。

  • 西泠桥

    在今浙江杭州市西湖中孤山下。周密《武林旧事》卷5:西陵桥“又名西林桥,又名西泠桥”。

  • 新蔡

    春秋蔡邑。后为国都。在今河南新蔡县。《汉书·地理志》 新蔡: “蔡平侯自蔡徙此。” 秦置新蔡县。古邑名。春秋蔡邑。即今河南省新蔡县。平侯自蔡迁此,故名。《左传》昭公十三年(前529年):楚平王即位,既

  • 木赖水

    在今广西桂平县西。《舆地纪胜》卷110浔州:木赖水“在桂平县。源出贵州郁林县界”。《方舆纪要》卷108桂平县:木赖水“在府西北九十里。自武宣县境流经贵县界,又东入于黔江”。

  • 三恭州

    唐开元后置羁縻州,属雅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康定县境。北宋属雅州。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