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东溪

东溪

①即句溪。在今安徽宣州市东三里水阳江上游。《资治通鉴》:唐大顺二年(891)正月,孙儒举兵济江攻杨行密,“儒将李从立奄至宣州东溪,行密守备尚未固,众心危惧。夜,使其将合肥台濛将五百人屯溪西,濛使士卒传呼,往返数回,从立以为大众继至,遽引去”。

②一名杭水。即今安徽宁国县东南东津河。《方舆纪要》卷28宁国县:东溪在“县东五里。源出天目山,北流受千秋岭及诸山之水,又西北经东山下石口市至栏杆溪,又北则县南千顷诸山水及昌化县洋丁山水皆流入焉,谓之杭水, 西北去县十五里,又北流五里至河沥溪,是为东溪……为句溪上源”。

③即今曹娥江上源支流新昌江。在今浙江新昌县东。宋《嘉泰会稽志》卷10新昌县:东溪“在县东一里。其源东南来自天台石桥瀑布水……合流入县至虎队岭,支派入蛟湖,入县南流,溉田一万二千亩,其巨派从北流过县后,西北流为三溪, 出嵊县为剡溪”。

④在今浙江乐清市东。《方舆纪要》卷94乐清县:东溪“在县治东,一名云溪”。

⑤即今浙江遂昌县东松阴溪。《方舆纪要》卷94遂昌县:东溪在“县东十二里。自双溪分流,合县东诸山溪之水,经马鞍山下,流益盛,入松阳县境,谓之松溪”。

⑥珠游溪支流。即今浙江三门县南亭旁溪。《清一统志·台州府一》:东溪“在宁海县南九十里。源出屈母山南湫水潭,北流三十里入宁和溪。产铁沙,冶之成铁”。

⑦在今福建大田县东北。《清一统志·永春州》:东溪“在大田县东北七十里。源出县西北三十里, 曰觞溪潭。东流合渡头桥溪入尤溪”。

⑧即今福建诏安县东之东溪。《方舆纪要》卷99诏安县:东溪“在县城东。源出平和县大峰山,入县境回环流,诸溪涧水悉汇入焉。经县南五里,为横岭渡。又南入于海”。

⑨即今福建同安县东之东溪。《方舆纪要》卷99同安县:东溪在“县城东。源出大罗山,东南流,有曾溪,出县东北三十里曾岭下流合焉,绕流至县城南,与西溪会……东流五十里入于海”。

⑩在今福建古田县东。《清一统志·福州府一》:东溪“在古田县东。源出县东北杉洋镇,西流至县东,合古田溪”。

(11)即今福建武夷山市东北之北溪。《清一统志·建宁府》:东溪“在崇安县(今武夷山市)东北。亦名东北溪。源出岑阳欧岭, 众流合趋, 与西溪会”。

(12)在今广东潮阳市西。《方舆纪要》卷103潮州府潮阳县:东溪在“县西七十里,源出大南山而东注, ……流注练江”。

(13)指今四川綦江县南之綦江。《明史·地理志》綦江县:“南有綦江,即僰溪之上流, 一名东溪。”《方舆纪要》卷69綦江县:綦江“亦曰东溪。万历中,杨应龙作乱,分兵犯南川、江津、綦江诸县,官军与战于东溪,贼少却是也”。

(14)在今贵州平坝县东。《明一统志》卷88平坝卫:东溪“源出东北石洞中,流灌田亩, 人赖其利”。


集镇名。在浙江省泰顺县城东南部。东溪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1750。因东溪流经得名。产毛竹、茶叶、杨梅。有制茶、石材等厂。公路通县城。


猜你喜欢

  • 清远峡营

    在今广东清远市东三十里。《方舆纪要》卷101广州府清远县: 清远峡营 “在县东峡山下,亦曰峡口营”。

  • 西康州

    唐武德元年(618)置,治所在同谷县(今甘肃成县)。贞观元年(627)废。唐武德元年(618年)置,治同谷县(今甘肃成县)。辖境约相当今甘肃省成县一带。贞观元年(627年)废。

  • 宝兴军

    五代北汉置,治所在今山西繁峙县东南八十里五台山东北麓。《新五代史·东汉世家》: 五台山僧继颙 “又于柏谷置银冶,募民凿山取矿,烹银以输,刘氏仰以足用,即其冶建宝兴军”。北宋废为宝兴军寨。五代北汉置,治

  • 水寨

    ①在今山西保德县东北十五里义门村西黄河中流。《方舆纪要》卷40保德州“保马水关”条:“《志》云,州东北二十里有水寨,地名义门村,黄河中流,岿然屹立,高二十八丈,周围如之。旧尝置寨于此。”②在今广东饶平

  • 北甘山

    一名凤凰山。在今广东阳东县西北。《舆地纪胜》卷98南恩州:凤凰山“一名北甘山。……《倦游录》云:南恩州北甘山,壁立千仞,有瀑水飞下,猿狖不能至。凤凰巢其上,彼人呼为凤凰山”。

  • 管埠市

    在今广东乐昌县西北武阳司东。《清一统志·韶州府》: 管埠市 “在乳源县西北一百五十里武阳镇东,水陆通郴、桂,商民杂居,市井繁盛”。

  • 合波镇

    金置,属蒲台县。在今山东滨州市南或博兴县北。

  • 黄杨山

    在今福建建阳市东南五十里洪山之北。峰峦雄踞一方。朱熹诗: “闻道黄杨山上头,千峰环抱百泉幽。”

  • 龙泉寺场

    即今四川简阳市东南平泉镇。民国《简阳县志》卷2:龙泉寺,“《采访册》按:《咸丰志》云:在州东南,当雁江下流。《乾隆志》云:州南四十里,未确。距城三十里( 《咸丰志》)。创建(于)明时”。

  • 上高镇

    唐僖宗中和中置,属高安县。即今江西上高县。《资治通监》:五代梁开平元年(907),“墨云都指挥使吕师周与副指挥使綦章将兵屯上高”即此。五代南唐升元间改为上高场。古镇名。唐中和中置,即今江西省上高县。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