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五岳

五岳

古代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即东岳泰山(在今山东泰安市北)、南岳衡山(在今湖南衡山县西北)、西岳华山(在今陕西华阴市南)、北岳恒山(原在今河北唐县西北。明改在今山西浑源县东南)、中岳嵩山(在今河南登封市北)。《尔雅·释山》:“河南华、河西岳、河东岱、河北恒、江南衡。”又曰:“泰山为东岳,华山为西岳,霍山为南岳,恒山为北岳,嵩高为中岳。”其后始改为以衡山为南岳。传说五岳为群神所居,故自古帝王多往祭祀。旧说尧舜时已有巡狩五岳之举,乃汉儒附会,实则五岳制度始于汉武帝。《汉书·郊祀志》云:武帝“自封泰山后,十三岁而周遍五岳四渎矣”。又云:宣帝改元神爵后,“自是五岳四渎皆有常礼”。唐玄宗、宋真宗曾封五岳为王。明初尊五岳为神。


猜你喜欢

  • 贵州

    唐贞观八年 (634) 改南尹州置,治所郁平县 (今广西贵港市)。天宝元年 (742) 改为怀泽郡,乾元元年 (758) 复为贵州。辖境相当今广西贵港市地。元属广西道肃政廉访司。大德九年 (1305)

  • 他郎寨长官司

    明弘治八年(1495)置,属元江府。治所即今云南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嘉靖十二年(1533)改恭顺州。

  • 虎北口

    ①即古北口。在今北京市密云县东北一百二十里。五代时称虎北口。《资治通鉴》: 五代晋开运二年 (945),赵延寿部曲有降者言: “契丹主还至虎北口。” 胡三省注: “此乃幽、檀以北之古北口。宋人 《使辽

  • 涂 (塗) 乍汛

    即今湖南保靖县东南三十里涂乍乡。清光绪 《湖南通志》 卷30有 “涂乍汛堡”。严如熤《苗疆险要考》 谓涂乍河 “傍山临涧,径路崎岖,永(顺)、保 (靖) 接壤要隘”。清乾隆征苗时设台站于此。

  • 伊川

    即伊河。伊河河谷平原亦称伊川。在今河南栾川、嵩县、伊川等县境。《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前638),“初,平王之东迁也。辛有适伊川,见被发而祭于野者, 曰不及百年,此其戎乎?其礼先亡矣。秋,秦、晋迁陆浑

  • 多宝塔

    在今陕西西安市西二里千福寺内。唐寺僧楚金之舍利塔,天宝间敕建。有颜真卿所书碑文,笔法整齐园健。后人习此者甚多。

  • 日富镇

    北宋置,属南充县。在今四川南充市西南八十五里盐溪场东水磨桥。

  • 定番州

    明万历十四年 (1586) 于旧程番府治置,属贵阳府。治所即今贵州惠水县。1913年改为定番县。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置,治今贵州省惠水县。清咸丰十年(1860年),石达开率领太平军西征,入据定番

  • 南康国

    南朝宋永初元年 (420) 以南康郡改置,治所在葛姥城 (今江西赣州市东北)。南齐永明初复为南康郡。南朝宋永初元年(420年)改南康郡置,治葛姥城(今江西赣州市东北)。辖境相当今江西省赣州、南康等市。

  • 西洋墟

    ①即今福建永安市东南西洋镇。《清一统志·延平府》:西洋墟“在永安县南六十里”。②即今广东梅县东梅江东岸西阳镇。清光绪《嘉应州志》卷4:西洋堡在“城东三十里。有西洋市、青草铺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