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会通河

会通河

①即今山东运河。《元史·河渠志》 载:至元二十六年(1289)从寿张县尹韩仲晖言,开河以通运道。南起今山东梁山县安山西南,接济州河引汶水北流,至临清县通御河(今卫河),全长二百五十余里,赐名会通。从此,南来漕舟自济州河北上,经此直达京畿,无需远涉渤海。自泰定后又陆续在北起今临清南至江苏徐州市的运道上兴建水闸,此后遂将这一段运道包括安山以北的会通河,安山、鲁桥间的济州河,鲁桥、徐州间的泗水统称为会通河。但因水源不稳定,故终元一代漕粮北运仍以海运为主。明初会通河已淤断三分之一,永乐九年(1411)工部尚书宋礼用汶上老人白英策,筑东平戴村坝,遏汶水南入汶上南旺湖,分流南北济运;又自汶上袁口开新河于旧河东,北至寿张沙湾接旧河。河成运道畅通,遂罢海运。其后南段常遭黄河决流淤填,隆庆、万历间改开东运河于昭阳湖东,湖西旧道渐废。清代通称今山东卫河、黄河间和今黄河、昭阳湖间的运河及南段新道为山东运河。

②即今四川会东县东大桥河。清李元《蜀水经》卷9:“泸水又北受会通河。会通河有二源:一出水底龙,一出得五,合流而南,经鸾阁山,又南经会理村,又南受芦那水,又南受阿木可租之水,又东南入泸。”《清一统志·宁远府一》:会通河“水可灌溉,中产珠”。


北段即今山东省卫河(南运河)、黄河间的运河故道,中段即今黄河至昭阳湖间运河,夏镇(今微山县)以南至徐州市的南段久已堙塞。始凿于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起自今山东省梁山县安山西南,北抵临清市,上接济州河引汶水北流,下达御河(今卫河),长二百五十余里,河成命名会通。此后南来漕船无须远涉渤海,可径由此河转御河直达京畿。因其地势中间高(济宁市至南旺一带),南北低,遂在运河上兴建拦河石闸,蓄水通航。下迄至正元年(1341年)在北起今临清市南至江苏省徐州市的运道上,建闸二十九座。另有隘船、进水等闸多座,用以抬高水位,控制水量。此后遂将这一段运道包括安山以北的会通河,安山、鲁桥间的济州河,鲁桥、徐州市间的泗水,统称为会通河。但因水源不足,河道时患浅涩,不胜重载,故终元一代,漕粮北运仍以海运为主;末年竟废弃不用。明初会通河已淤断约三分之一,永乐九年(1411年)命工部尚书宋礼开复。礼用汶上老人白英策,于东平东戴村(今汶上县东北)筑坝,遏汶水南入汶上南旺湖,分流南北济运;又自汶上袁口开新河于旧河东二十里,北至寿张沙湾接旧河;于沿岸设置安山、南旺、马场、昭阳四湖为水柜,“柜以蓄泉”,西岸设陡门,“门以泄涨”。并陆续增建船闸,至明末会通河全线有闸五十一座。故明代亦称“闸河”。又为扩大水源,广引鲁中山地西侧诸泉入运,资以济漕,故又有“泉河”之称。河成运道畅通,遂罢海运,岁漕四百万石皆取道于此。其后南段因时遭黄河决流淤填,隆庆、万历间于昭阳湖东开新河,自鱼台县南阳镇至沛县留城接旧河,长一百四十余里,湖西旧道渐废。清代通称北、中二段旧道及南段新道(明万历后期开泇河后,南段新道在夏镇以下又有不同)为山东运河。清末罢漕运,黄河以北旋归堙塞,惟黄河以南仍可断续通航。

会 通 河 图


猜你喜欢

  • 北向户

    地区名。简称“北户”。泛指五岭以南中原王朝势力所及地区。《史记·秦始皇本纪》:二十六年(前221),秦地“南至北向户”,即此。因北回归线以南,居民往往向北开门户,故名。古地区名。简称北户。泛指五岭以南

  • 白石口

    在今贵州遵义县北楼山关南。《方舆纪要》卷70遵义府遵义县:白石口隘“在府北。(明)万历中,刘綎自楼山关进营白石口松垭地方,杨应龙自河渡突至,官军大挫”。在今贵州省遵义县娄山关南。明万历二十八年(160

  • 土默特右翼旗

    亦名归化城土默特右翼都统旗。后金崇德元年(1635)分归化城土默特部置,设都统,后属绥远将军。治所在归化城(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旧城)。1949年并入土默特左翼旗,改为土默特旗。古旧旗名。清顺治五年(1

  • 釜丘

    即陶丘。在今山东定陶县西南七里。《水经·济水注》: 济水 “又东径陶丘北。《地理志》 曰:《禹贡》 定陶西南有陶丘。陶丘亭在南,《墨子》 以为釜丘也”。并引 《竹书纪年》: “魏襄王十九年,薛侯来会王

  • 万杉寺

    在今江西庐山庆云峰下。唐名庆云院。宋景德中,僧大超手植万杉,故名。清康熙年间重建。为庐山五大丛林之一。

  • 范蔡港

    在今江苏泰兴市东南江中。《方舆纪要》卷23泰兴县: “范蔡港在县东南江中。明初攻泰州,张士诚遣兵赴援,舟师出大江,次范蔡港,别以小舟于江中孤山往来出没。太祖曰: 士诚欲分我兵势耳,我乘其怠,急攻泰州,

  • 石湾墟

    即今广东化州市西北石湾圩。清光绪《高州府志》卷10化州:石湾在“州西三十四里”。

  • 阿圭雅斯水

    为特克斯河支流。即今新疆昭苏县东南之阿克牙孜河。清徐松《西域水道记》卷4:“特克斯河又东北流阿圭雅斯水入之。阿圭雅斯水发自阿圭雅斯山。”

  • 喇嘛洞

    在今河北滦平县南。清于此设把总驻守。《清史稿·地理志): 承德府滦平县有 “喇嘛洞”镇。

  • 武曲郡

    唐天宝元年 (742) 改武安州置,治所在武安县 (今越南海防市海防西北)。辖境相当今越南海防、鸿基一带。乾元元年 (758) 复为武安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