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跳千户所
明洪武二十年 (1387) 置,属海门卫。在今浙江三门县东南五十二里健跳镇。清顺治十八年 (1661) 徙近海居民虚其地,后复设守备驻防。
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置,治今浙江省三门县东南健跳。属台州府。清时废。
明洪武二十年 (1387) 置,属海门卫。在今浙江三门县东南五十二里健跳镇。清顺治十八年 (1661) 徙近海居民虚其地,后复设守备驻防。
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置,治今浙江省三门县东南健跳。属台州府。清时废。
①在今广西河池市西河池镇北。《明史·地理志》河池州:“嘉靖四年又迁凤仪山南。”《清一统志·庆远府》:凤仪山“在池州北四里。极险峻,州城半枕其麓”。②在今云南大理市东。《清一统志·大理府》:凤仪山“在赵
明置,属鹤庆军民府。在今云南洱源县东北上站。
唐贞元十九年(803)置,即今福建同安县。五代王闽永隆元年(后晋天福四年,939)升县,并改名同安。唐贞元十九年(803年)置,治今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五代闽永隆元年(五代晋天福四年,939年)升县,
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故邺城西。《资治通鉴》:东汉建安九年(204),袁尚将兵救邺,“尚果循西山来,东至阳平亭,去邺十七里,临滏水为营”。在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故邺县东。东汉建安九年(204年),曹操攻邺。
南宋改渭州置,治所在今湖南永顺县西南。元属新添葛蛮安抚司。后废。明洪武二年(1369) 复置,属永顺宣慰司。清废。南宋时改渭州置,治今湖南省永顺县西南。辖境相当今湖南省永顺、保靖二县交界处。元属新添葛
在今河南汝州市西四十里。《金史·地理志》 汝州梁县: “正隆六年,敕环汝州百五十里州县商贾,赴温汤置市。”
南北朝隋唐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名,亦作狄历、敕勒。因其车轮高大,中原人称之为高车。《魏书·高车传》: “盖古赤狄之余种也。初号为狄历,北方以为敕勒,诸夏以为高车、丁零。” 丁零、狄历、敕勒、铁勒,同名异译
西汉元封二年 (前109) 置,属益州郡。治所在今云南昆明市东北。《华阳国志·南中志》:建宁郡谷昌县,“汉武帝派将军郭昌讨夷,平之,因名郭昌”。章帝改为郭昌县。古县名。西汉置,治今云南省昆明市东。属益
又名牯岭。在今江西庐山北部。明桑乔《庐山纪事》: 庐山 “九奇峰东北为牯牛岭,雄势如人箕踞而睨。重渊当其东。山之名者,莫高于鸡公石,然岭犹俯视之,如儿孙然。其北,有石如牛,故名”。清光绪年间先后为英、
唐天宝前置羁縻州,属雅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泸定县境。北宋属雅州。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