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六榕寺

六榕寺

在今广东广州市六榕路。始建于南朝宋。梁大同三年(537)诏许昙裕法师在此建一木塔,以供奉从域外携回的佛骨,赐号宝庄严寺舍利塔。塔建在寺内大殿前。五代南汉时,改称长寿寺。北宋初寺和塔皆毁于火,端拱二年(989)重修寺院,改称净慧寺。绍圣四年(1097)重建宝塔,因塔龛藏有千佛像,又称千佛塔。又因塔身色彩斑澜,俗称花塔。元符三年(1100)苏轼题“六榕”二字,后人遂称六榕寺、六榕塔。


在广东省广州市朝阳北路。是广州著名佛教古寺。始建于南朝梁大同三年(537年)。初名宝庄严寺,是当时广州刺史萧裕为瘗藏梁武帝母舅从海外携回之佛骨而建。北宋端拱二年(989年)改称净慧寺。元符二年(1099年)苏轼来游,挥笔题“六榕”二字,明始称六榕寺。寺内有巍峨矗立的花塔,主要建筑还有大雄宝殿、观音殿、六祖堂等。六祖堂内保存有宋代铸的禅宗六祖慧能铜像。寺内还有清康熙二年(1663年)所铸三尊巨型铜佛像,每尊高6米,重10吨;观音殿有同时铸的观音像,高4米,重5吨,都是具有艺术价值的历史文物。寺内榕荫园,有苍榕翠竹,又有补榕亭及碑廊,保存自宋至清的碑石一批,有文有图,记载了寺塔的历史沿革。


猜你喜欢

  • 戾陵堰

    三国魏嘉平二年 (250) 刘靖主持修建,在今北京市西石景山区永定河上,引水入车箱渠东注高梁河。 《水经·鲍邱水注》: 高梁水 “首受㶟水于戾陵堰,水北有梁山,山有燕刺王旦之陵,故以戾陵

  • 烟郊店

    又作燕郊店。即今河北三河市西燕郊镇。清于此建烟郊行宫。为京东交通要道。清光绪 《通州志》 卷1: 烟郊店 “其地居民稠密,车马辐辏如城市”。

  • 东山坝墟

    即今江西宁都县北六十八里东山坝乡。清道光《宁都直隶州志》卷4:《万历志》墟有东山坝。

  • 白羊寨

    在今湖北兴山县西南白羊山上。民国《湖北通志》卷36兴山县:白羊寨“《县志》:白羊山一名白羊寨。明崇祯十三年张献忠走此,与罗汝才合。国朝顺治中,李来亨踞此,建关庙为文勒石尚存”。

  • 飞霞山

    在今江西高安市西北。《元丰九域志》卷6:筠州高安县有飞霞山。

  • 烽台 (臺) 山

    亦名柏山。在今辽宁朝阳县南。《清一统志·承德府一》: 柏山 “亦名烽台山。山有十六峰,盘郁四十余里。山顶有辽安州城废基,断井颓垣,犹可辨识,山半有辽买岩寺旧址,乾统八年耶律劭碑尚存”。

  • 上川郡

    南朝梁大同元年(535)置,为华州治。治所在淮安县(今河南桐柏县东固县镇)。隋开皇初废。南朝梁置,治淮安县(今河南桐柏县东固县镇)。辖境相当今河南省桐柏县。隋开皇初废。

  • 仪凤门

    明南京城门名。在今江苏南京城西北,狮子山西侧。1931年改名兴中门。

  • 龙城

    ①汉匈奴集会处。《汉书·匈奴传》:“岁正月,诸长小会单于庭祠;五月,大会龙城,祭其先天地鬼神。”其地一在漠南,元光六年(前129),卫青出上谷击匈奴,至龙城。此时匈奴单于庭在今大青山地区,龙城应离此不

  • 泉鸠里

    又名全鸠里、全节。在今河南灵宝市西北鸠水西。《汉书·戾太子传》: “太子之亡也,东至湖,臧匿泉鸠里。”在今河南省灵宝市西北阌乡东南。《汉书·戾太子传》:“太子之亡也,东至湖,藏匿泉鸠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