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马河
在今河南中牟县东南。北宋元丰二年(1079)开清汴工程,六年因汴河暴涨,“创开生河一道,下合入刁马河”(见《宋史·河渠志·汴河》)。
古水名。在今河南省中牟县东南。北宋元丰二年(1079年)开清汴工程,五年因汴河暴涨,另开生河一道,分汴河水泄入刁马河。
在今河南中牟县东南。北宋元丰二年(1079)开清汴工程,六年因汴河暴涨,“创开生河一道,下合入刁马河”(见《宋史·河渠志·汴河》)。
古水名。在今河南省中牟县东南。北宋元丰二年(1079年)开清汴工程,五年因汴河暴涨,另开生河一道,分汴河水泄入刁马河。
即狼楚河。今西藏西部象泉河。清乾隆《卫藏通志》卷3《山川》:冈噶江“源出冈底斯山东南,山在番地极西阿哩之达克喇城东北……东南有朗卜切喀巴普山,山形似蹲象,故名。其山北麓有泉,出汇为池,西北流,有一水自
唐贞观七年(633)置,属岐州。治所即今陕西岐山县东北五十里岐阳村。《元和志》卷2:“以在岐山之南, 因名。”二十一年(647)废。永徽五年(654)复置, 至德后属凤翔府,元和三年(808)废。古县
明置,属海陵监。即今江苏东台市东南四十八里富安镇。产海盐。清时设盐课大使于此。即今江苏省东台市东南富安。旧为盐场。清设盐课大使驻此。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置巡检司戍守。
后金崇德元年(1636)建,即今辽宁新民市东北巨流河村。清乾隆《钦定盛京通志》卷30:巨流河城在“(广宁)城东北二百三十里。……康熙二十年置巡检司于此,乾隆四十二年移驻凤凰城”。
即今福建东山县之塔屿。与东山隔海相望。山顶有石塔,故名。明黄道周读书于此。
在今陕西勉县南二里定军山下。为三国时蜀丞相诸葛亮墓。《三国志·蜀书 ·诸葛亮传》: “亮遗命葬汉中定军山,因山为坟,冢足容棺,敛以时服,不须器物。” 墓园古木荫翳清幽,并有正殿、庑房等古建筑,悬挂匾额
在今贵州锦屏县南。《方舆纪要》卷121黎平府欧阳司:东茶溪“在司东北。出东茶山,流入亮寨界,下流合于湖耳司之朗溪”。
又作砂城。即今河北怀来县治。隋开皇三年(583),突厥寇幽州,总管李祟率步骑三千拒之,士卒多死,遂保砂城,突厥围之,败没,即此。明景泰二年(1451)设沙城堡。清称沙城,属怀来县。1951年怀来县迁治
又名红楼。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区阅马场北端。原为清湖北省咨议局大楼,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后在此建革命政府,建立中华民国。1961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称红楼。在湖北省武汉市蛇山南麓。原为清宣统
在今四川武隆县西北土坎镇 (旧武隆司)。清康熙初置巡司于此。1912年设涪陵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