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北津山

北津山

在今广东阳东县南。《方舆纪要》卷101阳江县:北津山“在县南三十里。其对峙者为南津山,夹峙海口, 自东堤海而西,延袤数里。二山之间,有独石,高十余丈,周四十余里, 山出海上二里。其下渊深不测。《志》云:北津山外捍奔潮, 内卫村陌, 邑之外藩也”。


猜你喜欢

  • 百谷坞

    即柏谷坞。在今河南偃师市东南四十里。《水经·洛水注》:“洛水又东径百谷坞北。”

  • 阴密县

    西汉置,属安定郡。治所在今甘肃灵台县西五十里百里乡。东汉废。三国魏复置, 北周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甘肃省灵台县西百里村。属安定郡。东汉废。三国魏复置。北周废。

  • 康阴县

    唐武德四年 (621) 置,属洧州。治所在今河南尉氏县东南四十里。《寰宇记》 卷1开封府尉氏县: 废康阴县 “在康沟南,因名”。贞观元年(627) 废。古县名。唐武德四年(621年)于古亭城置,治今河

  • 东瀛

    指东海。唐刘禹锡《汉寿城春望》:“不如何日东瀛变,此地还成要路津。”清俞樾编选日本诗集题为《东瀛诗记》,也称日本为东瀛。指东海。唐刘禹锡《汉寿城春望》:“不知何日东瀛变,此地还成要路津。”清也称日本为

  • 犁阳县

    三国吴置,属新都郡。治所在今安徽屯溪市西。西晋改为黎阳县。古县名。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孙权分歙县置,治今安徽省黄山市西北,属新都郡。西晋改名黎阳县。

  • 齐天山

    在今湖南麻阳苗族自治县南。与西晃山连麓别峰。《明一统志》卷65辰州府:齐天山“在麻阳县(今锦和镇)东南五十里。峰峦高出云表,天晴则秀色愈盛,故又名霁添山”。宋置齐天铺于山下。

  • 野狐峡

    ①在今四川若尔盖县境,一说在今松潘县西北境。《资治通鉴》: 唐贞观九年 (635),“赤水道行军总管李道彦行至阔水,见赤辞无备,袭之,获牛羊数千头。于是群羌怨怒,屯野狐峡,道彦不得进; 赤辞击之,道彦

  • 双墩集

    即今安徽长丰县南双墩镇。清光绪《续修庐州府志》卷3:双墩集“(距城)三十里”。

  • 耒水

    湘江支流。源出今湖南桂东县境,流经汝城、资兴、郴县、永兴、耒阳、衡南等县市,至衡阳市东入湘江。《汉书·地理志》 桂阳郡郴县:“耒山,耒水所出。”《水经》:“耒水出桂阳郴县南山,又北过其县之西,又北过便

  • 资阳郡

    ①北周置,属资州。治所在资阳县 (今四川资阳市)。辖境相当今四川资阳市地。隋开皇三年(583) 废。②隋大业三年 (607) 改资州置,治所在盘石县(今四川资中县北三里)。辖境相当今北起资阳市,南至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