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华山

华山

①在今河北三河市北。《方舆纪要》卷11三河县:华山在“县北三十里。一名兔儿山。即香河县骆驼港之源也。其地又有石城、青梁诸山口”。

②又名花山。在今江苏句容县北。《寰宇记》卷90升州句容县:华山,“《梁书》云:武帝舆驾东行,至此山,因问华山何如蒋山高。薛秦答曰:华山高九里,以与蒋山等,泉水倍多也”。《清一统志·江宁府一》 “华山”条引《府志》:“在县北六十里。亦曰花山。”

③即今江苏无锡市西郊惠山。《方舆纪要》卷25引《吴地记》云:慧山“古名华山”。

④一名花山。又名天池山。在今江苏吴县西。北宋朱长文《吴郡图经续记》卷中:华山“在群山独秀,望之如屏,长林荒楚,蓊郁幽邃。或登其巅者,见有如莲花状,盖亦以此得名。或曰,晋太康中尝生千叶莲花也”。

⑤亦名东华山。又名小华山。在今江苏丰县东南三十里。《清一统志·徐州府一》:华山“周十余里。有三峰,其巅石皆方平,稍西削壁千仞。又西为华阳洞,深杳莫测。洞西口有石室,可坐数人。中峰突起,有自然石级,可以登蹑,一名岚山。其阳又有洞五,曰会景、虚白、碧寒、太元、太乙, 皆极幽胜。后峰亦名堕山”。

⑥在今江西余江县东北。《方舆纪要》卷85饶州府安仁县:华山在“县治(今锦江镇)北七里。山最奇秀,类池州之九华山。《志》云,余干县南七十里有华山,盖境相接也”。

⑦在今江西都昌县东北九十里。《方舆纪要》卷84南康府都昌县:华山“突然峭拔,高压众山,拟于太华”,故名。

⑧在今湖北新洲县西南长江边。《方舆纪要》卷76黄州府黄冈县:华山在“府西北百二十里。近阳逻镇。俯临江滨”。

⑨在今湖南郴县北六十里。一名华石山。或讹为话石山。山有孤石耸立。《水经·耒水注》:“耒水又西径华山之阴,亦曰华石山。孤峰特耸,枕带双流,东则黄溪、耒水之交会也。”

⑩又称太华山。在今陕西华阴市南十里。《周礼·职方氏》 豫州:“其山镇曰华山。”《史记·封禅书》:舜“巡守至西岳。西岳,华山也”。《水经·渭水》:“又东过华阴县北。”郦道元注:“县有华山。《山海经》曰:其高五千仞,削成而四方,远而望之。又若华状。西南有小华山也。”


(华huà) (1)古山名。(1)又称花山、宝华山。即今江苏省句容市北宝华山。秦淮河源出于此,泉壑清幽。南朝梁武帝曾登此山。(2)即“华不注山”。(2)今山名。(1)古称西岳。为中国“五岳”之一。在陕西省东部、华阴市区南。属秦岭东段。花岗岩断块山,壁立于渭河平原南侧,奇拔峻秀冠天下。东(朝阳)、西(莲花)、南(落雁)、北(云台)四峰环拱中峰(玉女),《水经注》云“远而望之若花状”,因名。又因西临少华山,故又称太华山。南峰最高,海拔 2160 米,并为五岳中高度之首。西峰最险峻,山顶有气象站。北峰为入山必经,三面悬绝,仅一岭南通,有“自古华山一条路”之说。1996年已建直上北峰的索道。全山道观古迹、天然奇景,处处可见。楼台、岩洞,大抵依山势建筑。在峭壁悬崖上开出的险道,如鹞子翻身、千尺㠉、百尺峡、老君犁沟、擦耳崖、上天梯等,均惊险万分。建国后对山路曾多次整修,增添了安全设施。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辟有国家森林公园。(2)秦岭支脉名。自陕西省东南部蓝田县境灞河上源向东北延伸至河南省西部灵宝市境。西岳华山属其支脉。最高峰草链岭在华县和洛南县交界处,海拔 2645 米。东北有大型钼矿金堆城钼矿。(3)即“惠山”。

华山游览图


猜你喜欢

  • 狮子石

    即今海南省儋州市西北海中大铲礁。《寰宇记》 卷169儋州: 狮子石 “在义伦县西八十里。石在海中,形如狮子”。明正德 《琼台志》 卷6: 狮子石 “在州 (治今中和镇) 西五十里高麻都海中。一石峰状类

  • 虞娄部

    唐黑水十六部之一。在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东北捷尔内伊至奥耳加一带。开元十四年(726) 属黑水都督府。《新唐书· 黑水靺鞨传》:黑水靺鞨 “又有拂涅、虞娄、越喜、铁利等部,……拂涅、铁利、虞娄、越喜时时

  • 抱岁

    在今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西南乐罗镇。旧属崖州,明置巡司于此。村名。在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西南部。属九所镇。人口 4300。原系黎族村庄。1427年福建汉人迁此居住。产稻、甘蔗、花生。三(亚)八(所)铁

  • 铎山

    在今云南凤庆县西南一百八十里。《清一统志·顺宁府》: 铎山 “山势百盘,林谷深奥,下临绝涧,渡以藤桥,土人呼为阿铎互山。山水迅疾,流为阿铎河”。

  • 丹徒镇

    北宋置,属丹徒县。即今江苏镇江市东南十八里丹徒镇。唐以前为丹徒县治。在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中部,北濒长江。面积30平方千米。人口2.3万。镇人民政府驻丹徒,人口 3500。古为丹徒县治。北宋雍熙四年(9

  • 双凤镇

    又名双林。别称凤林、凤溪。即今江苏太仓市西北二十里双凤镇。《清一统志·太仓州一》:双凤镇,“相传晋成帝时,耕者斫土皆五色,得一石函,中有石龟二,化为双凤,故以名乡,镇亦因之”。(1)在江苏省太仓市西部

  • 县坑港

    在今湖北蒲圻市西北。《方舆纪要》卷76蒲圻县:县坑港“在县西北八十里。县境之水,多由此通大江”。

  • 阿干镇

    元初废阿干县为镇,属兰州。即今甘肃兰州市南阿干镇。明初又置关。《明史·地理志》 兰州:“南有阿干镇关。”即此。在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东南部。面积84平方千米。人口3.7万。镇人民政府驻大水子村,人口2

  • 西固堡

    清置,属阶州。即今甘肃舟曲县。《清一统志·阶州二》:西固堡“城周六百丈。设州同都司驻防”。1913年改置西固县。

  • 己吾县

    ①东汉永元十一年(99)置,属陈留郡。治所在今河南宁陵县西南三十九里己吾城。西晋初废。北魏复置。东魏兴和中,徙治平石城(今河南夏邑县境),属马头郡。北齐废。②北魏侨置,属楚州沛郡。治所在今安徽怀远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