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商河县

商河县

北宋改滳河县为商河县,属棣州。治所即今山东商河县。明属济南府武定州。清属武定府。民国初属山东济南道。1928年直属山东省。


在山东省西北部。属济南市。面积1162.7平方千米。人口59.5万。辖7镇、14乡。县人民政府驻商河镇。战国为齐麦邱邑地。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置滳河县,治今商河镇,属渤海郡。唐改属沧州、德州及棣州。北宋改滳河县为商河县。金、元仍属棣州。因境内有商河而得名。《元和郡县志》:“滳河,县北一十五里。汉成帝鸿嘉四年(前17年)河水泛溢为害,河堤都尉许商凿此河通海,故以商为名。后人加水焉。”滳河即商河。明属济南府。清属武定府。1914年属济南道,1925年属武定道,1928年直属山东省。1937年后属冀鲁边区第三、第二专区和渤海行政区第二专区。1949年属泺北专区,1950年属德州专区,1956年属惠民专区,1958年属聊城专区。1960年更名乐陵县,属淄博专区。1961年复名商河县,属德州专区。1989年属济南市。地处黄河冲积平原,西部高、北部低,地形呈高、坡、洼三种态势。境内有徒骇河、土马河、备战河、沙河、德惠河、跃进河、商东河、临商河等。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以小麦、玉米、大豆、谷子、棉花为主。特产苹果、红枣、红小豆。矿产主要有石油和天然气。工业有机械、化工、纺织、建材、电力、酿造、金属制品、粮棉加工等。永莘、济盐公路纵横贯穿县境。名胜古迹有东信遗址、战国古城遗址、晚商梁王冢和韩庙墓群。传统民间艺术商河鼓子秧歌著名。


猜你喜欢

  • 涪陵郡

    ①东汉建安二十一年 (216) 刘备改巴东属国置,属益州。治所在涪陵县 (今四川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辖境相当今四川彭水、武隆、石柱、黔江、酉阳等县地。西晋移治汉复县 (今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西北龚

  • 阎仓城

    在今河南西华县东北。《寰宇记》 卷10西华县: “阎仓城在县东北三十里。” 魏筑城置仓于此,因名。

  • 大麦地

    在今云南武定县西七十里。清有把总驻守。集镇名。在云南省双柏县东南部。大麦地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280。村居一块常种麦子的大地上边,故名。产稻、玉米、烤烟、花生、甘蔗等。有砖瓦厂。公路东北接安双公路。

  • 黑水洋

    指今我国黄海东部 一带海域。宋元以来今黄海分别称之黄水洋、青水洋、黑水洋。长江口以北至淮河口海面含沙较多,水呈黄色,因名黄水洋; 其北海水较浅,水呈青色,因名青水洋; 山东半岛东南部洋面海水较深,水呈

  • 管山口镇

    在今安徽铜陵县东南。《方舆纪要》 卷27铜陵县: “管山口镇在县东。”

  • 锡伯山

    即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东北乌拉河下游西侧巴拉富山。清光绪 《吉林通志》 卷19: 锡伯山在“三姓界,距吉林城东北一千七百里”。

  • 大散关

    即散关。在今陕西宝鸡市西南。《水经·渭水注》:“渭水又与扞水合,水出周道谷,北径武都故道县之故城西。其水又东北历大散关而入渭水也。”《方舆纪要》卷55宝鸡县:大散关“在县西南大散岭上。自古南北之险要也

  • 不羹

    春秋楚邑。有东西二不羹,一在今河南舞阳西北沙河入汝水处;一在襄城县东南二十里汝水北岸。《左传》:昭公十一年(前531),“楚子城陈、蔡、不羹”。杜注:“襄城县东南有不羹城,定陵西北有不羹亭。”又十二年

  • 向县

    西汉置,属沛郡。治所在今安徽怀远县西北。三国魏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安徽省怀远县西北。属沛郡。三国魏废。

  • 临乡

    在今湖南常德市西南七十里古城山上。即沅南故城。《后汉书·马援传》: 援征五溪蛮,“军至临乡,遇贼攻县,援迎击,破之”。《水经·沅水注》:“ (沅南) 县在沅水之阴,因以沅南为名。县治故城,昔马援讨临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