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故江陵县)东草寺镇。《晋书·桓振传》:义熙初,“建威将军刘怀肃率宁朔将军索邈与振战于沙桥”。②即今云南南华县西北沙桥镇。原属镇南县,民国时有县佐驻此。在今湖北省江陵县东草市。《
在今山东鱼台县东。《方舆纪要》 卷32鱼台县: 泥河泉在 “县东二十五里。引流为泥河。又平山下为平山泉,其东南为东龙泉,西为西龙泉。《志》 云,县境有泉凡十五,俱引流而入于漕河也”。
在今内蒙古清水河县西北喇嘛湾镇。《汉书·地理志》 云中郡桢陵县: “缘胡山在西北。” 《水经·河水注》: “河水南入桢陵县西北缘胡山,历沙南县东北,两山二县之间而去。” 光绪 《山西通志·山川考》 谓
又名景教寺。唐贞观十二年(638)建,在今陕西西安市。会昌五年(845)毁。
①隋开皇九年(589)置, 治所在东光县(今河北东光县)。大业初废。②唐武德元年(618)改九门郡置。治九门县(今河北藁城市西北二十五里九门回族乡)。辖境相当今河北藁城市西北一带。五年(622)废。③
唐武德四年(621)置,属南州。治所在今广西陆川县西南十四里大桥镇古城。六年(623)属白州。大历八年(773)改属顺州。北宋开宝五年(972)废入陆川县。古县名。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治今广西壮
又名宋陂湖。在今浙江海盐县西十四里。《方舆纪要》 卷91海盐县: 贲湖 “周四十里,东接县西九里之天仙湖,西连横湖,南通黄道、彭墩诸湖”。
在今河南汤阴县北,东流至内黄县入荡河。《汉书·地理志》 河内郡荡阴县: “西山,羑水所出,亦至内黄入荡。”
元至正二十二年(1362)朱元璋以吉安路改置,治所在庐陵县(今江西吉安市)。辖境相当今江西吉水、万安间的赣江流域。1912年废。元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朱元璋改吉安路置,治庐陵县(今江西吉安市)。
即今四川自贡市东北群乐乡。民国《富顺县志》卷3:三多寨“上距县百一十五里。场附砦垣高踞山半,毘连内邑,托庇金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