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太湖

太湖

①又名西湖、大湖。即今北京城西南莲花池。《水经·㶟水注》:“㶟水又东,与洗马沟水合,水上承蓟城西之大湖。湖有源,水俱出县西北,平地导泉,流结西湖。湖东西二里,南北三里,盖燕之旧池也。”《方舆纪要》卷11顺天府:太湖在“府西南四十里,广袤十数亩,旁有二泉涌出,经冬不冻,东流为洗马沟”。

②古称震泽。亦名具区。又有笠泽、五湖等名。在今江苏南部,为长江和钱塘江下游泥沙堰塞古海湾而成。为我国第三大淡水湖。湖中有岛屿数十个,以洞庭西山和马迹山最大。湖水主要收纳西南荆溪、苕溪诸水入湖,东部通过沙墩口、胥口、瓜泾口、南厍口、太浦口诸港,分别经由望虞河、娄江(下游称浏河)、吴淞江、黄浦江等河道泄入长江。宋朱长文《吴郡图经续记》卷中:太湖“吐吸江海,包络丹阳、义兴、吴郡、吴兴之境,其所容者大,故以‘太’称焉”。

③在今安徽太湖县西。《寰宇记》卷125太湖县:“太湖水源出县西稻积山,东南流入大江。”《方舆纪要》卷26太湖县:太湖“在县西南。县西诸山溪之水钟而为湖,东南流经望江县,入于大江。今为平陆”。

④在今河南商城县北。《方舆纪要》卷50商城县:太湖“在县北四十里。周五里”。


(1)湖名。古称震泽,又称具区、笠泽、五湖。《吴郡图经续记》:太湖,“其所容者大,故以‘太’称焉。”苏浙界湖。大部水面在江苏省苏州、无锡、常州市辖境内。形似西突新月,湖西南岸平滑呈圆弧形,东北岸曲折多湖湾、岬角。为长江和钱塘江下游泥沙堰塞古海湾而成。一说系由构造断陷—海陆交替—出流堰塞—经淡化而成的潟湖。中国第三大淡水湖,面积2425平方千米,最大水深3.3米,湖面海拔3米左右,蓄水量51.4亿立方米。湖中有岛屿51个,面积 89.7 平方千米,以洞庭西山最大,面积79.8平方千米。西南纳苕溪、荆溪诸水,入湖河流计有160余条,水量丰富。出湖河港有59条,主要经浏河、吴淞江(苏州河)、黄浦江泄入长江,成为江南水网中心,兼具蓄洪、航运、养殖、灌溉、旅游等功能。地势低洼,时有涝灾,已兴建环湖大堤、太浦河、望虞河等水利工程。建有太湖大桥。水域辽阔,烟波浩淼,湖、山、岛、洞等自然风景优美,有蠡园、鼋头渚、三山和东、西洞庭山等胜景,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太湖银鱼、红橘,东、西山杨梅、白果和白沙枇杷、碧螺春茶享誉国内外。(2)集镇名。在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东北部,北濒太湖。属织里镇。人口 5130。为原东湖镇人民政府驻地。民国时曾置义和镇,1956年为义皋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1998年置镇。2003年撤销。以北濒太湖得名。产稻、蚕茧、淡水鱼等。特产银鱼、鲚鱼、白虾、百合。有丝绸、服装、针织、皮鞋、铸件等厂。商贸颇旺。有公路通市区,河运便利。


猜你喜欢

  • 安南坡

    在今云南祥云县东南三十四里旧站。明置巡司于此。《方舆纪要》卷117云南县:安南坡“下坡地复坦夷,相传古云南郡治此,土人称为小云南,以别于云南治城云”。

  • 杨湾

    即今安徽望江县西南杨湾镇。1939年10月,日军一二○联队在此制造了“杨湾惨案”。首先将这里的几个小村计五十三户团团围住,然后放火烧屋。其中,在三房屋村将三十多人用绳索绑在一起,推进茅草屋放火焚烧;在

  • 坦埠

    ①即今安徽东至县东北坦埠乡。1912年《安徽省全图》: 东流县东北有坦埠。②即今山东蒙阴县东北七十里坦埠镇。清宣统《蒙阴县志》 卷1有坦埠。集镇名。在安徽省东至县东北部、升金湖南侧。坦埠乡人民政府驻地

  • 喀尔塔尔溪

    亦作喀勒塔尔奇。即今黑龙江省嫩江县东北一百七十里塔溪乡。清杨宾 《柳边纪略》 卷2: 黑龙江将军所辖十九站有喀尔塔尔几河站。《清史稿·地理志》 嫩江府: “科络尔又七十里至喀勒塔尔奇。”

  • 东冢集

    即今山东昌邑县东北二十四里东冢乡。清乾隆《昌邑县志》卷2有东冢集。

  • 大观港

    在今广西钦州市东南海湾。《清一统志·广东统部》:廉州营“千总分防大观港”。龙门协把总亦驻防于此。又称大洸港。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东南海湾。清朝设龙门协把总驻防。

  • 白漠

    在今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四王子旗、察哈尔右翼后旗北部一带。《魏书·太祖纪》:登国五年(390),“冬十月,迁云中,讨高车豆陈部于狼山,破之。……(十二月)帝还次白漠”。《方舆纪要》卷44大同府:

  • 西康州

    唐武德元年(618)置,治所在同谷县(今甘肃成县)。贞观元年(627)废。唐武德元年(618年)置,治同谷县(今甘肃成县)。辖境约相当今甘肃省成县一带。贞观元年(627年)废。

  • 宁西军

    南宋咸淳二年(1266)改广安军置,治所在渠江县(今四川广安县东北大良乡)。辖境相当今四川广安、华蓥、岳池等市县地。元至元十五年(1278)废。南宋咸淳二年(1266年)以广安军改名,治渠江县(今广安

  • 乐洋江

    即洛阳江。今福建泉州市东北洛阳江。《新定九域志》卷9:泉州有乐洋江。即“洛阳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