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夷县
西汉置,属零陵郡。治所在今湖南邵阳县西。东汉改为夫夷侯国。三国吴复改夫夷县。西晋属邵陵郡。东晋改为扶县。
古县名。西汉置,治今湖南省邵阳市西,夫夷水西。属长沙国。元朔五年(前124年),封长沙定王子义为夫夷侯,改属桂阳郡。元鼎六年(前111年)属零陵郡。三国吴仍为县,宝鼎元年(266年)属昭陵郡。西晋属邵陵郡。东晋因避桓温父夷讳,去“夷”,改为扶县。南朝梁改为扶阳县。陈复改夫夷县。隋开皇九年(589年)废入邵阳县。
西汉置,属零陵郡。治所在今湖南邵阳县西。东汉改为夫夷侯国。三国吴复改夫夷县。西晋属邵陵郡。东晋改为扶县。
古县名。西汉置,治今湖南省邵阳市西,夫夷水西。属长沙国。元朔五年(前124年),封长沙定王子义为夫夷侯,改属桂阳郡。元鼎六年(前111年)属零陵郡。三国吴仍为县,宝鼎元年(266年)属昭陵郡。西晋属邵陵郡。东晋因避桓温父夷讳,去“夷”,改为扶县。南朝梁改为扶阳县。陈复改夫夷县。隋开皇九年(589年)废入邵阳县。
在今福建霞浦县西北四十里。《方舆纪要》卷96福宁州:池家岭“中有古涧,深百余仞。又有石门,俗呼仙人洞”。
1949年当地解放后由浮梁县析,治景德镇 (今江西景德镇市)。在江西省东北部,北邻安徽省。面积5248平方千米(市辖区423平方千米)。人口148.2万(市辖区42.1万)。辖珠山、昌江二区和浮梁县,
即临溪县。治所在今四川蒲江县北五十里西来镇西。《隋书·地理志》 作蒱溪县。
在今四川道孚县东南八美镇。清康熙四十年(1701)置下八义土百户。后废。
明永乐二年(1404)置, 属奴儿干都司。在今黑龙江省小兴安岭以南地区。后废。明永乐二年(1404年)置,治今黑龙江省小兴安岭以南地区。属奴儿干都司。后废。
明置,在今贵州石阡县东北。《清一统志·石阡府》: 凯料关 “在府城东南,去镇远府九十里”。
①秦置,属东郡。治所在今山东聊城市西北二十二里阎觉寺镇附近聊古庙。三国魏属平原郡。西晋属平原国。北魏太和二十三年 (499) 徙今聊城市东北二十五里王城,为平原郡治。隋属武阳郡。唐属博州。天祐三年 (
一名武周山。在今山西大同市西三十里。上有北魏时期开凿的石窟。明于此设云冈堡。
闽江中源。在今福建省西北部。源出武夷山,东南流经邵武、顺昌等市县,至沙溪口汇沙溪,在南平市和建溪汇合为闽江。长255公里。河床比降大,水急滩多,有 “一滩高一丈,邵武在天上” 的谚语。《方舆纪要》 卷
在今安徽淮北市东北。1938年5月, 日军包围牛眠村,屠杀群众一百九十三人,杀绝十余户,烧毁房屋五百多间,制造了著名的“牛眠惨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