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远炮 (礮) 台 (臺)
在今广东东莞市南虎门镇西威远岛。清光绪 《广州府志》 卷73兵防: 东莞县有 “左哨外委千总,分防威远炮台汛”。炮台遗址尚存。
在今广东东莞市南虎门镇西威远岛。清光绪 《广州府志》 卷73兵防: 东莞县有 “左哨外委千总,分防威远炮台汛”。炮台遗址尚存。
一名云岭山。在今安徽泾县西南云岭乡一带。1938年7月至1941年4月,为皖南革命根据地中心,新四军军部设此。又称大雪山、雪岭。在云南省西北部。《南中志》:“云南县西高山相连,……虽五月盛暑不热,所谓
隋大业元年(605)升井研镇置,属陵州。治所在今四川井研县南来凤乡。《元和志》卷33井研县:“井研盐井在县南七里。(井研)镇及(井研)县皆取名焉。”三年(607)属隆山郡。唐武德初属陵州,四年(621
亦名升仙山。即今四川成都市北十里羊子山。《资治通鉴》: 唐咸通十一年 (870),南诏攻成都,大将宋威“与诸军会战,蛮军大败,死者五千余人,退保星宿山”。即此。古山名。在今四川省成都市北。唐咸通十一年
明置,即今贵州麻江县东南宣威镇。《明史·贵州土司传》: 万历十四年 (1586) “土舍吴楠、王国聘虑阿其叵测祸及己,请以答干、鸡贾、甲多诸寨属蒙诏,立宣威营,岁输赋”。清废。明置,即今贵州省麻江县东
即今黑龙江省同江市。民国魏声龢 《吉林地志》: “拉哈苏苏,黑斤 (即赫哲) 语,老屋之谓。”
在今四川南江县西南。《隋书·地理志》:盘道县“有龙腹山”。《寰宇记》卷139巴州清化县:“龙腹山在县西九里。”
①三国吴甘露元年 (265) 分零陵郡置。《元和志》 卷29: “以郡在营水之南,因为名。”寻废。东晋复置,治所在营浦县 (今湖南道县东北)。辖境相当今湖南道县、宁远等县地。南朝梁移治今道县西四十里营
西汉置,属西河郡。治所在今山西方山县南三十五里南村。东汉末废。古县名。本皋狼邑。西汉置县,治今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西北。属西河郡。武帝时改置皋狼侯国,后国除为县。东汉末省。
明正统三年 (1438) 命都御史镇守,以后或侍郎或大理卿出抚。景泰元年 (1450) 定设。驻武昌府 (治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辖湖广诸府州,永顺、保靖州宣慰司,施州诸宣抚、安抚、长官司,湖广行都司诸
1932年改临江行政区置,直属云南省。治所在今云南勐海县北九十六里勐往城子。民国 《云南省民政厅 〈有关各地郡县沿革调查〉 案卷》: “因治所居近澜沧江岸,更名临江。” 后因与辽宁、吉林二省临江县重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