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安溪河
即今四川铜梁县东之小安溪,为涪江支流。《元和志》卷33巴川县:“小安南溪,源出县南巴山中。”《寰宇记》卷136巴川县:小安溪“源出县南巴山中,北流经县理南,又东北合侯溪水”。
即今四川铜梁县东之小安溪,为涪江支流。《元和志》卷33巴川县:“小安南溪,源出县南巴山中。”《寰宇记》卷136巴川县:小安溪“源出县南巴山中,北流经县理南,又东北合侯溪水”。
一名鬼谷山。在今江西贵溪县南一百里。《寰宇记》 卷107信州贵溪县: “ (藐姑山) 南十里为洞源山,一名鬼谷山。有鬼谷洞,好事者深入其中,约行四里,至洞尽处有小洞可通鬼岩。” 《明一统志》卷51广信
西汉置,属辽西郡。治所在今辽宁朝阳县东南小溪河北松树咀子。东汉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辽宁省朝阳市东南松树嘴子。属辽西郡。东汉废。
在今西藏比如县比如、怒江乡境。为藏北三十九族之一。见清乾隆《卫藏通志》卷15《部落》。“毕鲁”,藏语意为母牦牛部落。
亦名大肚川。即今吉林辉南县东南抚民镇。清宣统元年(1909)曾于此置珲南直隶厅。
①三国魏正始元年 (240) 置,属齐郡。治所在今山东寿光市西北二十里丰城乡。西晋废。《三国志·魏书·三少帝纪》: 正始元年(240),“以辽东汶、北丰县民流徙渡海,规齐郡之西安、临菑、昌国县界为新汶
即今山东滕州市东三十里落凤山。《方舆纪要》 卷32滕县 “孤山” 条下: 落凤山“峰峦起伏,形如波浪,旁有大公、尖顶、浮柱等山,皆连亘于县东”。《清一统志·兖州府一》 “蚕母山” 条: “少东为落凤山
在今江西万年县西南。《清一统志·饶州府一》:团湖山“在万年县(今青云镇)西南,接余干、安仁二县界。其下有团湖坪,宋末张孝忠与元兵战死于此”。
清雍正十年 (1871) 析饶平县之隆、深二澳,福建诏安县之云、青二澳地,设南澳厅,属潮州府。治所在南澳镇 (今广东南澳县东北深澳镇)。1912年改为南澳县。清雍正十年(1732年)以饶平县隆、深二澳
即今新疆哈密市西二堡乡。清乾隆《西域图志》卷9:阿斯塔纳“亦名二堡。……东距哈密城八十里。境有村庄凡三,泉二十三处”。
唐元和十二年 (817) 改吴房县置,属唐州。治所即今河南遂平县。长庆元年 (821) 改属蔡州。元至元七年 (1270) 废入汝阳县。大德八年(1304) 复置,属汝宁府。民国初属河南汝阳道。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