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门渡
在今广西田阳县西南,为右江(南盘江)津渡。《明史·地理志》 奉议州:“北滨南盘江,有州门渡。”
在今广西田阳县西南,为右江(南盘江)津渡。《明史·地理志》 奉议州:“北滨南盘江,有州门渡。”
即今贵州黎平县东南七十八里水口镇。民国初有县丞驻此。1936年置水口镇,旋废。1984年复设水口镇。
即昌门县。在今安徽祁门县西。《寰宇记》卷104祁门县: “本名阊门,著于秦汉之代。县有巨石夹流水两相对,其状如门,故号阊门焉。东北又有涌流,其山左右云峰削成,其中坦陆周回数顷。唐永泰元年,土人方清作乱
又名宗哥川。亦曰宗水。即今青海湟中县东之南川河。《水经·河水注》:“湟水又东牛心川水注之。水出西南远山,东北流径牛心堆东,又北径西平亭西,东北入湟水。”
即今福建罗源县北五里起步溪。《清 一统志·福州府一》: 起步溪 “源出县西北善化里山顶,南流合松崎港”。
西汉置,属张掖郡。治所在今甘肃永昌县西北定羌庙东十里。东汉兴平二年(195)为西郡治。《晋书·沮渠蒙逊载记》:蒙逊“遂攻秃发(傉檀)西郡太守杨统于日勒”。即此。北魏改名永宁县。古县名。西汉置,治今甘肃
即今甘肃宕昌县治。《元和志》卷39宕州怀道县:“宕昌故城,今为交和戍,在县东五十二里。”北宋熙宁七年(1074)于此置宕昌砦。
北周建德六年 (577) 置,治所在叠川县(今甘肃迭部县东南二十四里良种场古城址)。《元和志》 卷39叠州: “盖取山川重叠为义。” 辖境相当今白龙江上游地区。隋大业元年 (605) 废。唐武德三年
明置,属四川都司。治所在今四川成都市。后废。
即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乌苏里江支流比金河。《清一统志·吉林一》 “阿库密河”条下:“毕歆河,在(宁古塔)城东一千五百余里。源出毕歆窝集, ……西北流入乌苏哩江。”
西汉三国时西南少数民族之一。在今四川汉源县大渡河南北。《三国志·蜀书·张嶷传》: “汉嘉郡界旄牛夷种类四千余户……嶷厚加赏待,遣还。旄牛由是辄不为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