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哈孙河
即今内蒙古凉城县东南之五号河,注入岱海。《清一统志·察哈尔》:奄遏水下海“在(镶红旗察哈尔)南四十里。蒙古名黛哈池。……按黛哈池颇为巨浸,莽喀图、阿拉齐、巴尔哈孙共汇其中”。
即今内蒙古凉城县东南之五号河,注入岱海。《清一统志·察哈尔》:奄遏水下海“在(镶红旗察哈尔)南四十里。蒙古名黛哈池。……按黛哈池颇为巨浸,莽喀图、阿拉齐、巴尔哈孙共汇其中”。
北宋置,属温泉县。即今山西交口县西北水头村。
在今陕西榆林市东北十里大河塔乡。明成化十年 (1474) 巡抚余子俊设置,为榆林卫东路九堡之一。清有都司驻守。
元至元十三年(1276)改处州置,至元二十一年(1284)属江浙行省。治所在丽水县(今浙江丽水市西二里。至元二十七年徙治今丽水市)。辖境当今浙江青田县以西之瓯江流域。至正十九年(1359)朱元璋改置安
即北石窟寺。在今甘肃西峰市西南五十里。
在今湖南益阳市东。《清一统志·长沙府一》: 烂泥湖 “在益阳县 (今益阳市) 东五十里。南受宁乡华林港之水,北入乔江”。在湖南省东北部益阳市与湘阴县之间,湘江与资水尾闾处。原为凤凰、来仪二湖,水面广阔
①在今山西应县南。《清一统志·大同府》 “安边镇”条下:大罗镇“在州南四十里”。②北宋置,属伏虞县。在今四川仪陇县东北大罗乡(大罗池)。(1)在黑龙江省庆安县南部。面积190平方千米。人口2万。镇人民
又名八剌沙衮、古徐鬼国讹夷朵、大林石牙、亦堵、骨斯讹鲁朵、谷则斡儿朵。西辽都城。即今吉尔吉斯斯坦楚河南岸托克马克东南二十里布拉纳古城遗址。《辽史·天祚皇帝》: 耶律大石称帝后,“班师东归,马行二十日,
在今云南玉溪市西十里。《方舆纪要》 卷115新兴州: 奇梨山 “在州治西。林木茂蔚,下有泉,流为奇梨溪,下流入大溪”。
在今山东栖霞县东二十里岠嵎山,一名金山。《元和志》 卷11莱州昌阳县 (今莱阳市): 黄银坑 “在县东一百四十里。隋开皇十八年,牟州刺史辛公义于此坑冶铸,得黄银献之”。
1913年改围场厅置, 后属直隶热河道。治所在今河北围场满族蒙古自治县东克勒沟。1928年属热河省。1931年移治锥子山, 即今治。1956年属河北省。1989年改设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旧县名。19